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陈翠芹“骨干教师研究课”课例

陈翠芹“骨干教师研究课”课例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2:59:51

找准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陈翠芹

我有幸参加海淀区骨干教师培训,最大的收获其实是一句话,不要小看这一句话,记得闻一多先生有首诗《一句话》:“一句话说出来就是祸,一句话可以点的着火。”我说的这句话虽然不能说点得着火,但是能让我走出困惑,看到语文教学的希望,因此,我给这句话命名为“金色的收获”,这句话就是:语文貌似一望而知,其实有可能一无所知。

这句话曾经让我浮想联翩,我首先想到自己从前不理想的课,想到听过的专家的课和自己身边同事们的优质课,我豁然开朗:那就是优秀的课都能很好地发掘这“一无所知”的地方,相反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想,这“一无所知”也许就是课堂教学的着力点、难点、突破点和兴趣点。 于是我又有以下的思考:1、课堂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何激发兴趣却是个难题,也许这句话就是破解“难题”的钥匙; 2、破解成功与失败的原因;3、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课堂设计;4、这样便会获得新的视角、深广的视野、自己也能获得更高的站位;5、使知识学习、思维品质、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有效,互动生成课堂更有针对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始了“抓住课堂教学的着力点”的研究与思考。下面是一个教学案例:

我在讲陆游的《过大孤山小孤山》这篇文章时,安排小组合作阅读文章,其实同学们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并不高,更何况“游记”散文,一没有故事情节,二不好读懂,很枯燥。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还是硬着头皮读完了。正当我要进行下一个环节,整理重要文言知识点时,只见李亚楠同学皱着眉,时而摇头,欲言又止的样子,我问他:“你怎么啦?”他迅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组认真地读了这篇文章,文章写了什么,自然能读懂,但是又糊涂了,作者写了他见到的方方面面的景物,行程线索也能读出来,但是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不会仅仅告诉读者这些吧?”他的这个问题让我很吃惊,但也很欣慰,我立刻明白,必须调整教学内容!抓住这个细节,我趁势点拨:“这篇文章里其实有很多地方是隐喻,那么,它到底隐含着什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哪里下手呢?”同学们一下子严肃起来,凝神静思。王燕茹举手了,她说:“我认为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他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我赶紧肯定,表扬她的思维很清楚。我说:“你能不能试着说说这些呢?”她很认真地说:“作者的情况、社会背景老师都讲了,我想说的是文化背景,从我们以前学过的作品中知道,古人的思想中有着浓浓的儒家思想,学而优则仕、忠君、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即使君王冷落了他,冤枉了他,得罪了他,他也毫无怨言,矢志不渝,像李白、杜甫、苏轼等都是这样,他们作诗、写文章都会借物寄托情怀,我想作者陆游也应该是这样的

吧。”我越听越高兴,她真是挖到根上了!我怎能不兴奋!同学们也听出了眉目,我顺势说:“这是打开李亚楠那把锁的钥匙啊,我们大家要不要试试?”好,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没有一个懈怠,全员参与!好一个课堂生成!之后同学们发言时,我收获了很多,大家细致、全面地分析了作者陆游的内心世界、文章的深刻内蕴,把文章中的隐喻解释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同学们的个性理解得到了释放,真正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李亚楠同学激动地说:“老师,这篇文章原来这么有意思啊,我之前也就是知道陆游而已,现在对他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他满意又有些羞涩地笑了。

课上到这里,似乎可以圆满结束,其实不然。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中一定不平静,在他们的心里一定激荡着某种感情!我们知道读写是相通的,阅读永远是写作的根,我们何不抓住机会,让同学们有感而发呢!于是我接着引导说:“我也很感慨呀!我想同学们都会和李亚楠一样,内心有一种激情在澎湃,说不出来,我们试试写出来好吗?”一会儿,课堂作品出来啦!现录一例:

致陆游 苏建雄

满腹才华,一腔热血愿为君呕心沥血。 江南一隅,天子迷途怜英雄壮志难酬。 国难当头,江湖漂泊叹国家半壁山河。 以文抒怀,身世卑微恨自己无力回天。 孤傲忠贞,漫卷诗书见证赤子之心。 千古绝唱,陆游挥洒不朽的英雄传奇。

呜呼嗟叹,我赞你、爱你、敬你,永远怀念你! 陆游!我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

虽然写得很生涩,但课堂短短几分钟,却能表达出对作者、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发出对古人爱国情怀的高度敬仰之情!

我很欣慰,只是抓住课堂上同学们的一个信息,找到了课堂教学的着力点,竟然有这样好的效果!这个效果是老师一人讲解无法到达的!

这节课我感受颇深,就文本内容,学生完全可以“一望而知之”,结合注释即可做到,可我们老师要做些什么呢?继续文字翻译,浅层次的理解,学生自然没有兴趣,那么,睡觉、伪学习就在所难免。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一无所知”这个着力点、兴趣点,课堂便会别有洞天!这样的课是不是学生兴趣满满?学生是不是获得了新的视角、深广的视野、教师自己也能获得了更高的站位?是不是能够使知识学习、思维品质、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有效,互动生成课堂更有针对性?

于是,我有感焉:1、抓住课堂教学的着力点,语文课堂才能实而有效,活而有味。2、思想有多远,教学就能走多远;教师怎么走,学生就怎么走。

搜索更多关于: 陈翠芹“骨干教师研究课”课例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找准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陈翠芹 我有幸参加海淀区骨干教师培训,最大的收获其实是一句话,不要小看这一句话,记得闻一多先生有首诗《一句话》:“一句话说出来就是祸,一句话可以点的着火。”我说的这句话虽然不能说点得着火,但是能让我走出困惑,看到语文教学的希望,因此,我给这句话命名为“金色的收获”,这句话就是:语文貌似一望而知,其实有可能一无所知。 这句话曾经让我浮想联翩,我首先想到自己从前不理想的课,想到听过的专家的课和自己身边同事们的优质课,我豁然开朗:那就是优秀的课都能很好地发掘这“一无所知”的地方,相反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想,这“一无所知”也许就是课堂教学的着力点、难点、突破点和兴趣点。 于是我又有以下的思考:1、课堂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何激发兴趣却是个难题,也许这句话就是破解“难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