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摘录式读书笔记大全
狗一样地回来了,实在挺不方便的。但我又极其讨厌被打扰(虽然很多时候是打扰自己比较多),比如常会有人来个小窗“在吗?”,看到这样的信息我的心里真的是千万头小动物奔过,反正对对方的印象直接打折,好想回“不在”啊,麻烦下次有事说事,不要考验我的耐心。而从这个讨厌被打扰的习惯出发,目前的工作岗位就是时时准备好被打扰的,不断有客户电话、面谈,手头的事情不断被打断。也正因如此,拥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迅速进入状态的能力是可以锻炼的,加油。
4.●高效学习的重要习惯:一是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二是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思维体力),三是抗干扰。 ★思维体力,指能够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注意力造就非凡专家。可惜我的思维体力很一般。这中间也涉及心理上隐性压力的一个概念。什么是隐性压力呢,比如我们有很多力所能及的小事没有完成,虽然说是小事,但因为它需要完成而被我们隐藏在一个小角落,如果我们不断地堆积,这个心理压力就会越来越多,人变得越发紧张、易怒。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做的是把这些小事一一罗列下来,放在一个比较适宜的时间解决。罗列下来,帮助我们清空大脑的缓存,而适宜的时间,帮助我们有效利用时间间隙,去处理这个小事情。
5.●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在生涯规划的课程里,我的老师这样说过:“每个人都需要一些兴趣,然后养大她。”我记得在往期的推送中,我也写过类似的文章,意思是说培养自己一个爱好,她会是我们孤独的时候最忠诚的陪伴。而以上说的种种,需要的就是我们的专注和持之以恒。否则,不配拥有。
6.●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我们将所学的知识存放在大脑中,其最终的目的是在需要的时候能随时“调用”,就跟代码中的函数一样。什么意思呢?就是通过所学,构建好自己的知识体系,拥有让知识互通、交汇的能力,进而内隐化为自身的一部分,随用随取。深知自己这方面的不足,很举一反三、难触类旁通。归根结底,还是太浅薄的原因,思考深度不足。
7.●如何更有效地从日常经验中总结知识,以及如何能够真正学以致用——使知识能够在你需要的时候自动从大脑中“蹦”出来,而不是搜肠刮肚半天还是没有头绪。 1.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2.创造回忆的机会。1)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给别人听,2)整理笔记。3)书写。3.设身处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4.抽象和推广。5.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1)样本大小很关键。2)警惕“沉默的证据”、事后偏见、自利归因。 ★这部分说来觉得很惭愧,特别是与人讨论这部分,因
为以前其实我是有点排斥的。因为与人讨论,总觉得很多时候是在浪费时间的,比如一些类同的观点等。但其实也是在排斥一些思想碰撞产生的进步,毕竟化学反应是无可估量的。以往我是愿意与书碰撞的,毕竟代价低一些,并且质量也高一些。离“学以致用”,觉得还有长路要走。
8.●学习一项新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 (1) 它的本质是什么。 (2) 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3) 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其实这里我只是觉得应该好,应该有用,但还没有真正理解和实践出来。
9.●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常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1) 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提醒自己思考不要偏离问题)?
(2) OK,到现在为止,我到底有了什么收获呢(提醒自己时不时去总结,整理学习的东西)?
(3) 设想自己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有声思考;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
(4) 设想需要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迫使自己去挖掘知识背后最本质,往往也是最简单的解释)。 (5) 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 (6) 养成反驳自己的想法的习惯。
(7) 人的思维天生就是极易流于表面来理解事物的。你真的理解本质了?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目前我的理解是什么?我对这个理解感到满意?这样的理解到底有什么建设性呢?等等。
★其实一直都知道需要带着问题去看书,比如SQ3R,六顶思考帽子等等。然并卵啊,我没有用起来。那么,不如来个简单的方式,如果我是培训师,我要怎么来向我的培训对象传达我的知识或者思想?我能讲清楚吗?我也当过培训师,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心态其实是不对的。我想要传递的是我多会讲,我会用浮夸的小技巧等等,而从来不是我的听众真的能听懂吗,我的表达够简单并深入人心吗?这种情况下,讲得多被肯定,或者得了什么名次、奖项,其实都只是增加了最后失败的代价而已。
从晚上十一点半写到凌晨一点半,才写了一小部分,看来完成不了了。那就分几篇吧,写完了再推送个完整版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