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深基坑钢筋混凝土环梁及支撑梁施工方案-secret要点
5.5.2.1、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合适的坍落度(16-18cm);
5.5.2.2、搞好现场组织工作,配备精干劳动力,每台泵车需配备10-15人,混凝土工、抹面工、辅助工合理搭配。
5.5.2.3、泵车开始压送混凝土时,速度宜慢,逐渐转入正常,压送要连续进行,不用停顿,因故间隔30分钟以上的,应排净管路内存留的混凝土,以防堵塞。
5.5.2.4、浇筑入模时,要将端部软管均匀移动,每层布料厚度控制在400-500mm,以一定的坡度循序推进,不应成堆浇筑。
5.5.2.5、混凝土分层铺设后,应随即用插入式振捣,振捣应快插慢拨,布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序进行,振捣密实,不得遗漏或过振。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
5.5.2.6、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施工,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施工完毕,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50 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槎。当不能连续施工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5.5.2.7、施工缝应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表面应与梁轴线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应待已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2 mpa以上才允许处理,处理应将施工缝表面凿毛,清除松动石子,用水冲洗干净,先浇一层水泥浆,再进行正常浇筑,使其结合良好。
5.5.2.8、浇筑时应派专人时刻观察模板、钢筋有无移动,变形
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理完好,保证顺利施工。
5.5.2.9、浇筑时应及时留置试件,每台班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及每1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次取样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每道支撑按划分的Ⅰ、Ⅱ、Ⅳ、Ⅳ区段每区段留取两组同条件养护试块。
5.5.2.10、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待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分区段的支撑下土方开挖。 5.5.3、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12小时后,应表面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不少于7天,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5.5.4、质量要求:
5.5.4.1、混凝土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5.4.2、混凝土外观不应出现露筋、峰窝、孔洞、夹渣、裂缝及麻面起砂,缺楞掉角等现像,并采取措施防治混凝土质量通病。
5.5.4.3、混凝土结构尺寸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 8 标高 ±10 截面尺寸 +8 ,-5 表面平整度 8
5.6、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5.6.1、在施工现场搭设遮雨棚,电焊机械设防水棚,配电箱放置位置在离地面30cm以上,保证用电安全。
5.6.2、现场配备足够塑料布对浇捣完毕的混凝土进行覆盖防雨,对于雨天浇捣的混凝土可采用调整水灰比的措施来防止混凝土的标号降低。
5.6.3、水泥的堆放地点应选在地势较高处,并备塑料薄膜在雨天覆盖防雨。
5.6.4、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沟,备好抽水机,以便及时将积水排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本方案中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规范及法律法规执行。
5.7、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
本工程为交叉作业、交叉施工的典型工程。挖土阶段与支撑制作的机械人员交叉在一起,按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防护来论,难度较大。除了根据国家的安全生产规定外,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5.7.1、挖土分为Ⅰ~Ⅳ的区域施工,每个分区完成后,由挖土方交于施工支撑的一方,严禁挖土与支撑施工混在一起。
5.7.2、挖土方应设专职安全员与总包方的安全员对口。施工时专职安全员在现场监督施工,防止发生机械误伤事故。
5.7.3、支撑施工时应保护好底模的隔离层。如遇天气较差的雨季为赶工期,滑石粉隔离层无法使用时,可使用纤维板直接铺摊,上铺塑料薄膜层,在浇捣时不能捣破隔离层。
5.7.4、在挖土支撑下层土的时候,总包和挖土分包均有责任派人检查隔离层的效果,如发现有底模砼粘在支撑的底部立即清理,以免形
成安全隐患。
5.7.5、在施工第二道支撑之前(由上至下)在坑的周边上设置安全防护栏,另外在基坑的第一道支撑上的任何作业按高空作业处理,支撑上必要时设置安全通道。
5.7.6、坑外向坑内不得抛物,如垂直运输的松散物资入坑,可搭设滑槽,专门输送如砼、砂、石子等松散物资,并由专人负责。 5.7.7、坑外的吊装应有专人指挥。由于坑内有人员在施工,必须在吊装的时候捆绑严禁,不得有散落的现象,以免下落伤人。 5.7.8、混凝土浇捣时为防止泵管爆裂,混凝土落下伤人发生事故,应在浇捣之前进行安全交底,并在接泵管时检查每个接头。凡不合格的箍节,予以选除。
5.7.9、水管的入坑应报告,一般情况在制作支撑阶段,不得将坑外水排入坑内。坑的周边应设置排水沟尤其是防止下雨时的地面水的涌入。
5.7.10、爆破的安全措施专题方案见爆破的安全防护措施。 5.7.11、应急预案措施祥见土方开挖方案。
5.8、质量保证措施
5.8.1、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责任制,责任到人,明确分工,确保质量。
5.8.2、钢筋制作要保证弯曲角度,焊接质量,绑扎要规范牢固,要符合设计要求。
5.8.3、模板要保证其稳定性,防止胀模变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