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题(转)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题(转)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20:55:25

1.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会对群体决策造成什么影响? 2.从众与服从有什么区别?比较从众与服从的原因。 六、案例分析

1.在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你会不由自主地做了与大家相同的事。比如:当大家决定了去某个公园游玩后,发生了是先爬山还是先划船的争论。你可能首先表态:先划船,后爬山。大多数同学不同意,他们主张,乘着有劲先爬山,等到身体比较疲乏的时候再划船。你认为大家讲的有道理,心服口服,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另外,在谈到野炊时,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包猪肉饺子,而你恰恰讨厌吃猪肉,但是听到大家都说要吃猪肉饺子,你也不好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好按大家说的做。

(1)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2.世界上各国都发生过球迷闹事的情况,英国曾发生过球迷斗殴.造成上百人伤亡的事件。心理学发现,人们在群体中,当整个群体群情激昂、情绪激动时,往往会发生许多人同时加入到重复、冲动、情绪化、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会造成很大的群体性的破坏力量。

这是什么原因?请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进行解释?

3.我们经常发现,一个人单独跑步或骑车的时候速度不会很快,但是,当旁边有人跑步或有人骑车相伴的时候,运动速度有加快的现象。事实上人们还发现,有时在从事一项行为操作时,他人在场的确可以使我们的行为效率提高。但有时还会发生相反的现象,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我们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效率下降。比如,在考试的时候,有的考生就特别害怕监考老师走到她们跟前,有的人甚至在老师站在旁边的时候,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1)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现象?

第十章 心理健康 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2.压力3.压力源4.挫折5.心理防御机制6.压抑7.投射8.退行9.升华10.焦虑障碍 二、单项选择题

1.压力也叫应激,这一概念最早由加拿大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提出,他是( )

A.薛利 B.华生 C.斯金纳 D.马斯洛

2.那些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被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

3.那些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例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以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力和紧张等,被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

4.那些造成个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包括个人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等,被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

5.那些常见的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被称为(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

6.个体在压力状态下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这是压力下的( )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防御反应 D.免疫反应

7.适当压力下的个体会产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这是个体适应的( )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防御反应 D.免疫反应

8.当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一帆风顺的人一旦遇到打击就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付;而人生坎坷的人,同样的打击却不会引起重大伤害,这种情况说明影响压力感受的原因是( )

A.经验 B.准备状态 C.认知 D.性格

9.当你在安静的书房看书,忽然听到走廊里响起一串脚步声,如果认为是将要入室抢劫的坏人来了,就会惊慌恐惧;如果认为是朋友来拜访,就会轻松愉快。这种情况说明产生压力感受的原因是( )

A.经验 B.准备状态 C.认知 D.性格

10那些竞争意识强、工作努力奋斗、争胜好强、缺乏耐心、成就动机高、说话办事讲求效率、时间紧迫感强、成天忙忙碌碌的人属于( )

A.A型性格特征 B.B型性格特征 C.AB型性格特征 D.0型性格特征

11.那些个性随和、生活悠闲、对工作要求不高、对成败得失看得淡薄地人,属于( )

A.A型性格 B.B型性格 C.AB型性格 D.O型性格

12.如果刺激过强过大,会使人感到眩晕、发懵、不知所措,常会出现“类休克状态”,比如,突然听到亲人过世,大多数人会发愣、惊慌,甚至歇斯底里。以上情况是个体经历压力到解决问题中的( )

A.冲击阶段 B.安定阶段 C.解决阶段 D.回顾阶段

13.当事人在经历了震惊、冲击之后,努力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设法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知功能,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或争取亲友帮助。以上情况是个体经历压力到解决问题中的( )

A.冲击阶段 B.安定阶段 C.解决阶段 D.回顾阶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会对群体决策造成什么影响? 2.从众与服从有什么区别?比较从众与服从的原因。 六、案例分析 1.在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你会不由自主地做了与大家相同的事。比如:当大家决定了去某个公园游玩后,发生了是先爬山还是先划船的争论。你可能首先表态:先划船,后爬山。大多数同学不同意,他们主张,乘着有劲先爬山,等到身体比较疲乏的时候再划船。你认为大家讲的有道理,心服口服,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另外,在谈到野炊时,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包猪肉饺子,而你恰恰讨厌吃猪肉,但是听到大家都说要吃猪肉饺子,你也不好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好按大家说的做。 (1)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2.世界上各国都发生过球迷闹事的情况,英国曾发生过球迷斗殴.造成上百人伤亡的事件。心理学发现,人们在群体中,当整个群体群情激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