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经济学选择题
A.一种资本商品 B.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 C.采取G——G′的运动形式 D.能够获得平均利润 95.借贷资本的利息(ABD )
A.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C.是企业的全部利润
D.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96.影响利息率的因素包括(ABCD )
A.平均利润率 B.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C.习惯与法律传统 D.国家的经济政策
97.银行资本从所有权看,其主要构成是( AB ) A.自有资本 B.借入资本 C.借贷资本 D.生息资本 98.资本主义银行利润( ABCD)
A.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 B.由存贷款利息差额构成 C.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D.由银行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 99.
“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制度加速了这种矛盾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因素。”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 BCD )
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
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 D.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100.股票价格(ABC )
A.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C.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D.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101.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有( ABCD )
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借贷利息 D.地租
102.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 ABC ) A.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 C.平均利润 D.工人工资 103.级差地租第一形态是由( ABD ) A.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而形成的 B.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而形成的
C.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
D.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形成的 104.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包括( ABCD ) A.不同地块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 B.不同地块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
C.不同地块土地距离交通线和市场的远近不同 D.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105.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ABD)
A.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C.来自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D.来自农产品的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106.土地价格( AC )
A.与地租成正比 B.与地租成反比
C.是资本化的地租 D.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107.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它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不同,可区分为下列基本形式(AB ) A.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 C.实物地租 D.垄断地租
108.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华的路段为70元/平方米,而另一路段为50元/平方米,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AB ) A.住房的地理位置不同 B.住房的经营垄断
C.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D.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E.住房供求状况不同
109.土地所有者从租种他的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得的地租是农产品的( CD ) A.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B.生产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C.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
110.资本主义地租中的绝对地租( ABD )
A.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主义生产价格以上的超额利润
B.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C.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11.在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中,相当于平均利润的有( ABD ) A. 产业利润 B. 商业利润 C. 借贷利息 D. 银行利润
112.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可以说明( ABCD ) A.等量资本投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个部门利润率不同 B.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通过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积累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
1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BCD )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 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114.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新特点主要有( ABD ) A.危机次数频繁 B.危机持续时间较短
C.财政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贯穿再生产的各个阶段 D.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
115.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至今,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AC ) A.自由竞争阶段 B.工业社会阶段 C.垄断阶段 D.信息社会阶段
116.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ABCD )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C.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D.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1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 ABCD ) 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 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
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D.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118.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BCD )
A.竞争引起垄断 B.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C.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 D.垄断与竞争并存,并凌驾于竞争之上 119.垄断不能消灭竞争的原因在于(ABC )
A.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商品经济 B. 存在着没有加入垄断组织的局外企业 C. 不存在绝对的集中和纯粹的垄断 D. 垄断的实质就是竞争 120.垄断利润来自于( ABCD )
A.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工人劳动力价值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国家政府以再分配形式转移的一部分国民财富
D.掠夺其他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21.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CD )
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仍然一致 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22.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A BD ) A.适应了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C.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 D.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23.垄断资本主义之所以能起到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是因为( ABCD ) A.国家投资能解决私人投资的不足
B.国家可代表全体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活动 C.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D.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
12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及历史局限性表现在(ABCD ) A.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矛盾 B.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它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 D.它是垄断资产阶级实现其统治的工具
125.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ABCD ) A.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B.计划调节
C.社会福利政策 D.行政、立法措施
126.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手段有( AC )
A.减少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 B.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C.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D.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 127.资本国际化的基本形态有( ABC ) A.商业资本国际化 B.借贷资本国际化 C.产业资本国际化 D.货币资本国际化
12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的矛盾和斗争主要反映在( ABC )
A.贸易领域 B.投资领域 C.金融领域 D.生产领域 12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是( ABCD )
A.各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30.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由于( ABCD ) A.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有发展余地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瓦解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D.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没有广告的终身免费邮箱,www.yeah.net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