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地质复习题

石油地质复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9:33:41

1、 名词解释(15)

有效渗透率:又称相渗透率,是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个单相流体的渗透率,分别用Ko、Kg、Kw表示油、气、水的有效渗透率。 异常低地层压力:某一深度地层的地层压力明显低于静水压力

储集层: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都称为储集岩(层)

盖层:是位于储集岩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主要起封闭作用。 圈闭:是指地下适合油气聚集的场所,圈闭由三部分构成:储集层,盖层,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

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既包括

以分散状态存在于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也包括以集中状态存在于煤中的不溶有机质。

2、 填空题(30)

石油的四种族分: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

石油地质学的三大核心问题:油气成因问题、油气成藏问题、油气分布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问题

Ⅰ型干酪根的特征(上课已述) 氢含量高,氧含量低;

主要来自藻类堆积物,也可以是各种有机质被细菌强烈改造留下原始物质的类脂化合物馏分和细菌的类脂化合物。

生油气潜能大,相当于浅层未成熟样品重量的80%都可以转化为油气。 碎屑岩储集层的三种主要储集空间:原生孔隙、次生孔隙、裂缝

盖层的岩性一般是哪两个,少数为?盖层的岩性一般是泥质岩类(包括页岩、泥岩)、膏盐类(包括盐岩、石膏和无水石膏)也可是石灰岩

在油气初次运移过程中,石油呈什么相态,天然气可呈哪三种相态? 石油 游离油相、气溶油相、水溶相

天然气相 水溶气相、游离气相、油溶气相、分子状态运移 油气二次运移通道有那三个?

渗透性地层(输导层)、断层、不整合面 Ⅲ型干酪根的特征(参照Ⅰ型干酪根)P125 氢含量低、氧含量高 主要来源陆地高等植物 生油能力较差

从地球化学面评价干酪根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碳氢氧的比值、物质来源、生油潜力

烃源岩的异常高压成因有?泥质烃源岩的欠压实作用、蒙脱石脱水作用、有机质的生烃作用、流体热增压作用、构造应力作用

碳酸盐储集层的三种主要储集空间:原生孔隙、次生孔洞、裂隙

油气的生成受温度与时间的控制,温度与时间对生油速度的影响是怎样的?P129

在干酪根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的反应与温度呈指数关系,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时间的影响是次要的。

温度与时间具有互补性,高温短时间和低温长时间可以达到相同的反应程度。 3、 简答题(40)

影响油气二次运移方向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和距离一方面受油气运移力的控制,另一方面受盆地地质条件,特别是油气运移通道类型、特征和分布的控制。

油气运移的方向是受油气在运移过程中所受到的力作用控制的。不同的作用力与不同地质因素相配合,共同影响着油气运移的方向。

地层的产状与区域构造格局

在浮力的作用下,油气的运移方向主要受地层的产状和区域构造格局的控制。对于处于沉降状态下的沉积盆地,相同层位的地层一般在盆地中心埋藏较深,盆地边缘埋藏较浅,地层的上倾方向一般向着盆地边缘。在盆地内部,油气在浮力作用下运移的方向一般是从坳陷区指向隆起区。特别是位于坳陷附近的隆起带及斜坡带常常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其中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带及边缘在长期的地质历史中都是运移的主要指向,对油气的聚集最为有利。地层倾斜方向的变化也必然导致在浮力作用下油气运移方向的变化,使油气向新的上倾方向运移,具体的运移方向要根据具体盆地的构造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优势运移通道的分布

油气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移,而油气运移的阻力一般是毛细管力。与输导层相比,开启的断层是油气优先选择的垂向运移通道。输导层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其优势运移方向主要与输导层高孔渗带的分布和输导层顶面或紧邻输导层的盖层底面的构造形态有关。输导层高孔渗带的分布主要受沉积体系的和沉积相的控制。在我国陆相盆地中,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等沉积体系中的骨

架砂岩体都是输导层中的高孔渗带,是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油气在这些优势通道中向着沉积物源方向运移。在输导层的孔渗性相对均一的情况下,如在有大面积砂岩体发育区的滨岸相等海相地层发育区,输导层顶面或紧邻输导层的盖层底面的构造形态控制着油气运移优势方向和分布。由于盖层的底面是起伏不平的,油气在浮力的作用下首先向构造脊汇集,然后沿构造脊向上倾方向运移,盖层底面构造图反映的构造脊就是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

水动力条件

油气在水动力的作用下发生运移的方向与水的流动方向和水动力的强弱有关。在垂向运移和压实流动方向一般与浮力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即从盆地的中心向盆地的边缘运移,从深层向浅层运移,其优势运移方向主要取决于优势运移通道的分布,水动力一般不会单独影响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 简述影响碳酸盐储集层孔隙发育和储集物性的主要地质因素

一沉积环境和岩石类型:沉积环境指介质的水动力条件,碳酸盐岩原生孔隙类型主要是粒间孔隙和生物骨架孔隙,其发育程度取决于粒屑的大小、分选程度、胶结物含量以及造礁生物的繁殖情况,因此,水动力能力较强的或有利于造礁生物繁殖的浅水、高能的沉积环境常常是原生孔隙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分布地带。 二后生成岩作用:碳酸盐岩的后生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及压溶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白云化作用、溶解作用、方解石化作用、硅化作用、硫酸盐化作用等。

三、裂缝发育程度:裂缝既是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更重要的是油气渗滤的重要通道。按成因可将裂隙划分为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缝两大类。对储集岩物性有重要影响的是构造裂缝。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受岩性和构造两方面因素的

搜索更多关于: 石油地质复习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 名词解释(15) 有效渗透率:又称相渗透率,是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个单相流体的渗透率,分别用Ko、Kg、Kw表示油、气、水的有效渗透率。 异常低地层压力:某一深度地层的地层压力明显低于静水压力 储集层: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都称为储集岩(层) 盖层:是位于储集岩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主要起封闭作用。 圈闭:是指地下适合油气聚集的场所,圈闭由三部分构成:储集层,盖层,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 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既包括 以分散状态存在于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也包括以集中状态存在于煤中的不溶有机质。 2、 填空题(30) 石油的四种族分:饱和烃、芳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