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
标;反映企业收入的指标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指标,与之相应的是城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劳动者报酬采用职工工资总额,就业人数采用职工人数指标,与之对应的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政府收入指标采用了财政收入指标,对应的投资指标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一)宏观投资效益分析
1、投资GDP系数分析。从1991年到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GDP平均系数为0.314,即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可新增加0.314亿元的GDP。“八五”以来,我国投资GDP系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八五”期间我国投资效果系数为0.662,九五期间下降为0.276,十五期间为0.287。按年度观察,最高的为1994年,达到0.755,最低的为1999年,仅为0.177;第二,投资GDP系数与投资增长速度呈正相关关系,即投资增长速度越高,投资GDP系数也越高,单位投资增加的GDP也越多。如1993年,投资增速达到61.8%,当年的GDP效果系数为0.665,仅次于1994年;同样,1999年,投资增长仅5.1%,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最低,同年,投资GDP系数也为最低。
2、投资工资和就业系数分析。从1991年到2006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对城镇职工工资和城镇就业人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41和0.023,即每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可新增加410万元职工工资和230人职工人数。总体上看,固定资产投资对职工工资和职工人数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八五”期间,投资对职工工资总额的影响系数为0.104,“九五”和“十五”分别下降到0.023和0.037;“八五”期间,投资对
城镇就业人数的影响系数为0.04,“九五”和“十五”分别下降到0.038和0.017。考虑到价格指数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增长,这种下降的趋势是客观存在的。
3、投资企业利润系数分析。根据现有资料的情况,我们对1998年到2006年城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进行了分析。1998年到2006年,城镇工业投资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影响系数为0.101,即每亿元工业投资可增加0.1亿元的工业利润。从不太长的数据序列来看,投资对利润增长的影响比较复杂,波动也比较大。“十五”平均水平比“九五”后两年还有所提高(0.078-0.117),起码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从影响的幅度来看,投资对工业利润的影响程度是GDP构成项目中最大的。
表1:“八五”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标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八五期间 九五期间 投资GDP系数 投资财政收入系数 投资利润系数 投资就业系数 0.549 0.621 0.665 0.755 0.629 0.452 0.313 0.191 0.177 0.290 0.281 0.245 0.279 0.341 0.270 0.232 0.662 0.276 0.038 0.041 0.066 0.051 0.051 0.051 0.050 0.043 0.053 0.059 0.080 0.058 0.051 0.066 0.059 0.064 0.052 0.051 0.113 0.259 0.038 0.096 0.159 0.161 0.093 0.103 0.104 0.065 0.039 0.029 0.025 0.050 0.045 0.037 0.034 0.028 0.026 0.024 0.019 0.014 0.011 0.010 0.040 0.038 投资工资系数 0.092 0.101 0.095 0.129 0.092 0.056 0.017 -0.005 0.024 0.030 0.039 0.037 0.035 0.037 0.038 0.037 0.104 0.023 十五期间 0.286 0.062 0.117 0.017 0.037
4、投资财政收入系数分析。我们对1991年到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进行了分析。从1991年到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系数为0.059,即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可新增加590万元的财政收入。总体上看,固定资产投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呈上升的趋势。按年观察,1991年为0.038,2006年达到0.064,提高近一倍。投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也仅次于工业利润,高于对职工工资和就业的影响程度。(见表1)
(二)“八五”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边际效益分析
1、边际投资GDP系数分析。从1991年到2006年,投资对GDP的边际效益系数为1.812,即每增加一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GDP将增加1.8亿元。我国投资的GDP边际效果系数也呈现几个不同的特点:第一,波动较大。从“八五”到“十五”呈现出由升到降的过程。“八五”期间,边际投资GDP效果系数为2.725,“九五”升至2.979,“十五”又大降为1.520,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第二,与投资增长速度负相关,即投资增长速度越高,边际GDP效果系数越低。如1993年边际投资GDP系数为1.742,是“八五”时期的最低点;而1997年和1999年分别为3.963和3.642,是“九五”期间较高的年份,同期投资增长速度分别为8.8%和5.1%,是“九五”期间投资增速最低的两年。
2、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各构成项目的边际效益分析。从影响程度来看,1991年到2006年,投资对就业和职工工资的边际效益最低,分别为0.125和0.225;对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较大,分别为
0.340和0.470。从变化趋势来看,各要素边际效益均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但“十五”期间投资对财政收入的边际效益高于“八五”,而同期投资对就业和职工工资的边际效益则低于“八五”时期。(见表2)
表2:“八五”以来我国宏观边际投资效益指标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八五期间 九五期间 十五期间 边际投资GDP系数 2.849 2.020 1.742 3.240 4.231 3.514 3.963 1.567 3.642 3.114 2.430 1.699 1.284 1.613 1.311 1.211 2.725 2.979 1.516 边际投资财政收入系数 0.197 0.134 0.173 0.219 0.344 0.395 0.632 0.353 1.083 0.637 0.696 0.400 0.233 0.314 0.287 0.336 0.213 0.555 0.327 2.755 0.425 0.512 0.499 0.579 0.333 0.508 0.457 边际投资利润系数 边际投资就业系数 0.541 0.196 0.095 0.121 0.183 0.445 0.548 0.253 0.642 0.297 0.209 0.153 0.083 0.063 0.053 0.053 0.162 0.389 0.086 边际投资工资系数 0.476 0.304 0.231 0.539 0.684 0.494 0.208 -0.033 0.467 0.314 0.311 0.242 0.153 0.163 0.180 0.189 0.416 0.242 0.187
(三)“八五”以来GDP及构成项目的投资弹性分析
1、 GDP投资弹性分析。从1991年到2006年,GDP增长的平均投资弹性系数为0.741,即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GDP增长0.74个百分点。“八五”以来,我国GDP增长的投资弹性呈现几个不同的特点:第一,波动较小,比较平稳。投资弹性最大的是1995年的1.496,最低的是2003年的0.464。波动范围基本上在0.5至1.5之间;第二,与投资的边际效益相似,投资弹性从“八五”到“十五”呈现出由升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