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黄帝内经、伤寒论)参考 答案
55、《灵枢?脉度》指出肺和则( B )
A呼吸微徐 B鼻能知香臭 C口能知五谷 D通调水道 56、据《灵枢?脉度》,五脏不和则( A )
A七窍不通 B留为痈 C耳不闻五音 D舌不知五味 57、据《灵枢?脉度》,六腑不和则( B )
A七窍不通 B留为痈 C耳不闻五音 D舌不知五味 58、据《灵枢?邪客》所述,“五藏六府之大主”的藏是( A ) A心 B肝 C脾 D肺
59、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所以任物者谓之( B ) A意 B心 C志 D思
60、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因思而远慕谓之( D ) A意 B心 C志 D虑
61、据《灵枢?本神》篇所述,神伤的症状是( A )
A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
C狂妄不精,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 D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 62、据《灵枢?本神》篇所述,魄伤的症状是( D )
A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 C狂妄不精,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 D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 63、《灵枢?本神》篇指出,肝藏血,血舍( D ) A志 B魄 C神 D魂
64、《灵枢?本神》篇指出,心藏脉,脉舍( C ) A志 B魄 C神 D意
65、《灵枢?本神》篇指出,肺藏气,气舍( B ) A志 B魄 C神 D意
66、《灵枢?本神》篇指出,肾藏精,精舍( A ) A志 B魄 C神 D意
67、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心气虚的症状是( D ) A恐 B四肢不用 C腹胀经溲不利 D悲 68、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肺气虚的症状是( C ) A恐 B四肢不用 C鼻塞不利 D怒
5
69、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实的症状是( C )
A恐 B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C腹胀,经溲不利 D悲 70、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肝气实的症状是( B ) A恐 B怒 C笑不休 D腹胀,经溲不利悲
71、《灵枢·营卫生会》中“太阴主内,太阳主外”之“内外”是指( A ) A营气与卫气 B体内与体表 C白天与晚上 D气与血 72、《灵枢·营卫生会》中“血者,神气也”的含义( B )
A神气是血产生的物质基础 B血是中焦化生的精汁奉心神化赤而成 C血就是神气 D血受神气支配
73、《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营卫五十而复大会的部位在( D ) A足少阴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手太阴肺经 74、《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营卫之气在体内一昼夜各运行( D ) A二十五度 B三十五度 C四十五度 D五十度 75、《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夜半后为( A ) A阴衰 B阴陇 C阳衰 D阳陇 76、《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日西为( C ) A阴衰 B阴陇 C阳衰 D阳陇
77、《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血与营卫之气( B ) A同名异类 B异名同类 C异名异类 D同名同类
78、根据《灵枢?决气》篇,“常先身生是谓精”的“精”指的是( A )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水谷之精 D天地之精气 79、根据《灵枢?决气》篇,不属于“液”的功能的是( B ) A淖泽注于骨 B熏肤、充身、泽毛 C骨属屈伸 D泄泽补益脑髓
80、《灵枢?决气》篇认为“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属于( C A津脱 B精脱 C液脱 D血脱
81、根据《灵枢?决气》,精脱者的表现是( B ) A目不明 B耳聋 C腠理开、汗大泄 D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
82、“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出自( D ) A《素问?上古天真论》 B《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C《灵枢?邪客》 D《灵枢?本藏》
83、根据《灵枢?邪客》“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指的是( A )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中气
84、据《灵枢?本藏》具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作用的是( A ) A卫气 B营气 C肾气 D志意
85、《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B ) A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B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C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D、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
86、据《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清湿”所伤的部位是( B ) A上部
B下部
C五脏
D经脉
87、《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虚邪传于输脉时,其症状表现为( D ) A肤痛恶寒 B肌痛时作 C洒淅喜惊 D肢节痛,腰脊乃强 88、《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积著于肠胃之募原,其症状表现为( A ) A饱食则安,饥则痛 B饥饿则安 C饱则积见 D饥则积不见 89、《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虚邪传舍于肠胃,多寒则( C ) A贲响腹胀
B腹部疼痛
C肠鸣飧泄
D便溏出麋
90、据《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喜怒不节”所伤的部位是( C ) A上部
B下部
C五脏
D经脉
91、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是由于( B ) A寒邪外束
B暑热薰蒸
C湿邪困表
D风邪袭表
92、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开阖不得,寒气从之”则生( B ) A痈肿
B大偻
C痤疿
D瘘
93、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则伤( D ) A肝
B心
C脾
D肾
9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 ) A阳气固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静
D阴气固守于内
95、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阴平阳秘的解释是( D ) A阴气守持于内,阳气运使于外
B阴气充足,阳气壮盛
C阴阳平和协调 D阴气平稳,阳气强盛
7
96、《素问·举痛论》认为“气消”的病因是七情中的( A ) A悲
B恐
C惊
D思
97、据《素问·调经论》所述,阳虚则( C ) A外热
B内热
C外寒
D内寒
98、据《素问·调经论》所述,阳盛则( A ) A外热
B内热
C外寒
D内寒
99、据《素问·调经论》所述,导致内热的原因是( D ) A感寒
B感热
C伤于饮食 D有所劳倦
100、《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的“上”指的是(A上焦
B肺 C心肺 D中、上二焦
101、《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火”的原文是( C )
A诸痿喘呕
B诸胀腹大
C诸躁狂越
D诸厥固泄
10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肝”的原文是( A )
A诸风掉眩
B诸胀腹大
C诸躁狂越
D诸厥固泄
103、《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肾”的原文是( B )
A诸逆冲上
B诸寒收引
C诸躁狂越
D诸厥固泄
104、《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脾”的原文是( D )
A诸风掉眩
B诸寒收引
C诸气膹郁
D诸湿肿满
105、《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心”的原文是( D )
A诸风掉眩
B诸寒收引
C诸气膹郁
D诸痛痒疮
106、《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湿”的原文是( C )
A诸风掉眩
B诸寒收引
C诸痉项强
D诸厥固泄
107、《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热”的原文是( D )
A诸风掉眩
B诸寒收引
C诸气膹郁
D诸胀腹大
108、《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寒”的原文是(
D )
A诸逆冲上 B诸暴强直 C诸躁狂越 D诸病水液,澄澈清冷 109、据《灵枢·口问》,下气不足,则乃为(
A )
A痿厥心悗 B脑为之不满 C耳为之苦鸣 D头为之苦倾 110、据《素问·宣明五气》论五劳所伤之中,久视伤( D) A气 B肉 C精 D血
) 8
D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