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A. 减少城市内涝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缓解温室效应 D. 减轻水污染危害
二、综合题
13.下图为博斯腾湖及周边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和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汇入湖泊的河流主要来自西北的开都河,经西南部的孔雀河排出,灌溉着孔雀河流域万顷良田。
材料二 扬水站是由低处向高处供水,将水向上扬起的水利设施。 (1)分析博斯腾湖发育为淡水湖的原因。
(2)比较博斯腾湖东西两侧A点和B点含盐量的大小及判断理由。 (3)你认为是否应该在博斯腾湖增建扬水站以加大扬水量,并说明理由。
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9 / 14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1)从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角度判断图中河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 (2)图中②河流南北跨纬度约15°,河流的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且时间由南向北推迟,试分析原因。
(3)分析目前①湖泊水量和盐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参考答案 1.B 2.B 【解析】
1.沙漠中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图中可见,地面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之下水分蒸发出来,而又被塑料膜拦截,塑料膜随坑自然凹陷,坑面与塑料膜形成弧形,水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汇集与凹陷部位降落到容器中。故动力为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B正确。 2.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和降水。
考点:考查水循环的动力和环节。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3.B
10 / 14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4.C 5.A 【解析】
3.结合世界海陆对比及其性质差异,甲、乙、丙、丁分别为海洋蒸发量、海洋降水量、陆地降水量和陆地蒸发量。
4.结合上题结论,甲为海洋蒸发量,丙为陆地降水量,则可知由甲指向丙的箭头①为水汽输送。
5.根据水平衡原理,参与箭头①环节的水量,为海洋蒸发量与海洋降水量的差,即甲、乙的差额。 6.C 7.B 8.A 【解析】
6.结合图示四地所处位置,丙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受大气环流、洋流及地形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水循环最活跃。 7.M湖地处内陆,为热带沙漠气候,与时令河相通,夏季降水较多时,受雨水和河流水补给明显。
8.结合纬度位置知,M湖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河流对湖泊补给水量少,导致湖泊难得有水。 9.D
11 / 14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10.A 【解析】
9.读图分析,①是社会循环,提供给城市的,应是跨流域调水;②是自然循环,进入城市地表水,应是地表径流;③是社会循环,由城市地表水进入用环节,应是管道输水;④是地表水转变成大气水,是蒸发。故选D。
10.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下渗水量⑤;而大量开采地下水,可能因地下水位下降,导致④蒸发减少;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不会减少②地表径流;城市绿地建设,不会减少⑥水汽输送,可能大气湿度增加。故选A。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1.BC 12.AD 【解析】
11.从水循环图中可知,该地加大了污水的处理力度,做到污水处理的再生水分质利用,该地区还通过城市建设的改变,增加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因此再生水和雨水成为城市供水的新来源,答案选BC。 12.收集雨水,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可以减轻水污染危害,答案选AD。 13.
(1)汇入湖泊的河流主要来自西北的开都河,有大量天山冰雪融水淡
12 / 1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