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画的形式美

中国画的形式美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3 12:07:20

中国画的形式美

达县龙会乡中心学校 郑显林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郑显林,来自达县龙会乡中心学校。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画的形式美》,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1. 内容、地位、作用

本课是欣赏评述课。主要是通过运用上一节课对中国画意境的认识,进一步拓宽对中国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学会从形式语言的角度获得审美体验加深对中国画作品的形式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感受中国画的社会价值,从而为学生下一课用电脑制作“山水画”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A 知识目标

识记: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形式美。

理解:理解中国画通过形式形象、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的形

式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

运用:运用现有知识,能对中国画的形式有一定的见解。 B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运用形式美的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通过分析中国画的形式加深对中国画的整体认识,你依据所学的形式,进行大胆创作。

C 情感目标

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民族传统绘画的变革和升华。感悟中国画具有的丰富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画的笔墨是一种综合性的技巧,且比较抽象,学生现在还较难理解,所以重点放在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本课涉

及知识面广,要在短时间内对形式美有全面把握是难点

重点: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

难点: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对形式美的把握)

二 说教法运用

依据课本的性质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分组讨论法”, 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多媒体,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运用投影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效率,并向不同层次学生,多法并用,既培

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美术欣赏课是学生知道一些美术欣赏语言,对作品有一定的见解。

三 说学法指导

中国画如同一切文化遗产一样,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画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归纳中国画的形式是一件很难的事,因此本课利用大量实例展示,让学生沿着形象、笔墨、色彩、章法均为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这一思路,启发学生的发展思维。

四 说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通过新课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展示、课堂小结四个程序进行教学。

新课导入

上课时,我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品评的标准和重要原则吗?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以这样的问题进入新课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品评的标准和重要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朝些谢赫的《画品》中。

用课件展示《六法》的具体内容; 气韵生动——实际指中国画的意境。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实际指中国画的形式。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实际指中国画的发展。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画的形式美

讲授新课

按新课程的要求,本着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思想,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探讨——再展示作品——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

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便讨论分析

一 先提出问题,什么是中国画的形式美(估计学生很难归纳出,所以,我会适当的加以引导)

中国画的形式美指在大小横竖不同的画幅中,通过构图将点、线、面等形式因素,按表现需要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所呈现的多样统一的美感。

二 中国画在形式美方面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通过欣赏贾有福《太行丰碑》和叶浅予的《评剧人物形象》,让学生讨论分析。

结论:以上两幅作品,两位画家分别用不同的形象、酣畅的笔墨、丰富的色彩和灵活的章法等等手段,表现出中国画所特有的形式美感

三 通过课件展示作品让学生探讨、师生探讨,进一步理解形象之美、笔墨之美、色彩之美、章法之美

1、欣赏徐悲鸿《喜马拉雅灵鹫 》、《大吉图》,说一说对中国画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画的形式美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国画的形式美 达县龙会乡中心学校 郑显林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郑显林,来自达县龙会乡中心学校。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画的形式美》,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1. 内容、地位、作用 本课是欣赏评述课。主要是通过运用上一节课对中国画意境的认识,进一步拓宽对中国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学会从形式语言的角度获得审美体验加深对中国画作品的形式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感受中国画的社会价值,从而为学生下一课用电脑制作“山水画”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A 知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