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39.(9分)某科学小组对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前后的某种雌雄异株植物(性染色体为XY型)进行研究,发现了一性状与野生植株有明显差异的突变雄株。经检测,该突变植株的突变性状由某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相关基因用A、a表示)。在事故前,这种突变类型的植株并不存在。请回答:
(1)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原因是 。 (2)A与a的本质区别是 。若要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基本思路是选择 与 杂交,然后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个体数量(数量足够多),并计算Q和P值(如下表所示)
雄株 雌株 (3)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如果Q和P值分别为1、0,则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②如果Q和P值分别为0、1,则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为 性。 ③如果Q和P分别为0、0,则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为 性。 ④如果Q和P值分别为1/2、1/2,则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为 性。
解析:(1)生长旺盛部位的细胞DNA复制旺盛,易发生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本质上的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基因突变显隐性及其位置有五种情况:A→a的隐性突变(位于X或常染色体上两种),a→A的显性突变(位于X或常染色体上两种)及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一般性状由成对基因控制,题目中雄株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说明突变型为显性性状,该雄株为杂合体。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野生型(雌)×突变型(雄)。(3)根据伴性遗传的性状符合交叉遗传特点。隐性母本的隐性性状可传递给子代中的雄性个体,显性父本的显性性状,可传递给子代的雌性个体。一个基因突变导致性状改变,可判断为显性突变,突变型为显性性状。野生型雌株与突变型雄株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代表现为雄株都是野生型,雌株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雄性个体相关联,则在Y染色体上。发生显性突变的实验预期:若后代雌株均为野生型,雄株均为突变型,则说明突变基因在Y染色体上,即XaXa×XaYA→XaXa∶XaYA=1∶1。若后代雌株均为突变型,雄株均为野生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即XaXa×XAY→XAXa∶XaY=1∶1。若后代雌雄个体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则说
野生性状 M1 N1 突变性状 M2 N2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Q P 明突变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即aa×Aa→Aa∶aa=1∶1。发生隐性突变的实验预期:若后代雌雄株均为野生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即XAXA×XaY→XAXa、XAY或常染色体上即AA×aa→Aa后代均为野生型,Q和P值均为0。
答案:(1)生长旺盛部位的细胞DNA复制旺盛 (2)碱基序列不同 突变雄株 野生雌株 (3)②X 显 ③X或常 隐 ④常 显
40.(佛山模拟)(15分)某医师通过对一对正常夫妇(Ⅲ)(妻子已经怀孕)的检查和询问,判断出丈夫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他的祖父和祖母是近亲结婚;妻子家族中患有乙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她有一个与她年龄相差不多患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的舅舅。医师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绘制如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医师通过咨询得知该夫妇各自家族中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均无对方家庭遗传病的患者,由此可以判断夫妻双方 (填“不带有”或“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 (2)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 (3)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 (4)丈夫的基因型是 ,妻子的基因型是 。
(5)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 ,女孩患病的概率是 。
(6)先天性愚型,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 的卵细胞或 的精子与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的。
(7)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2)甲病“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由于女性患者Ⅱ5的父亲表现正常,由此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
色体上。(3)乙病“无中生有”也是隐性遗传病,由于Ⅲ11不带有乙病的致病基因,因此Ⅳ13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Ⅲ12,由此判断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由于该夫妇不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因此可以判断丈夫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妻子的基因型是AAXBXb。(5)该夫妇所生子女都不患甲病,生男孩患病概率为1/2,生女孩患病概率为0。(6)先天性愚型的染色体组成为47,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23+X的卵细胞或23+Y的精子与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的。
答案:(1)不带有 (2)常 隐 (3)X 隐 (4)AAXBY或AaXBY AAXBXb (5)1/2 0 (6)23+X 23+Y (7)①禁止近亲结婚 ②进行遗传咨询 ③提倡“适龄生育” ④产前诊断
41.(银川模拟)(13分)果蝇具有繁殖速度快、培养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可区分的性状多等特点,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摩尔根利用X射线照射处理红眼果蝇,之所以能获得白眼果蝇是因为发生了 。
(2)如图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的示意图,该果蝇的基因型是 ,该果蝇最多能产生 种卵细胞。
(3)一个如图所示的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DXW的极体,那么与该极体同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
(4)下图是该果蝇Ⅳ号染色体结构发生异常时出现的情况,该异常属于 。
(5)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灰身果蝇种群中,出现了一只黑身雄果蝇。假如已知黑身是隐性性状,请设计实验,判断黑身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完善有关的实验步骤、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纯种的 与变异的黑身雄果蝇交配,得子一代,子一代表现型为 。
第二步:将子一代中 与原种群的灰身雄果蝇交配,得子二代,分析并统计子二代不同表现型的个体数。
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子二代个体都是灰身果蝇,则黑身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②如果子二代出现黑身雄果蝇,则黑身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解析:(1)X射线照射处理红眼果蝇从而获得了白眼果蝇,这是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2)结合图示分析,该果蝇是雌果蝇,其基因型为AaDDXWXw,这样的果蝇最多能产生的卵细胞为2×1×2=4种。(3)一个这样的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DXW的极体,那么与该极体同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DXW或aDXw。(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染色体异常属于一条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种变化叫易位。(5)判断黑身基因的遗传方式,可用纯种的灰身雌果蝇与变异的黑身雄果蝇杂交,看其F1灰身雌果蝇与原种群的灰身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即可。
答案:(1)基因突变 (2)AaDDXWXw 4 (3)ADXW或aDXw (4)易位 (5)实验步骤:灰身雌果蝇 灰身 灰身雌果蝇 结果和结论:①常 ②X
42.(潍坊质量检测)(13分)某种野生型细菌,自然条件下产生了:Ⅰ型(含LA基因)、Ⅱ型(含LB基因)、Ⅲ型(含LC基因)三种新类型,现将等量四个品系的细菌混合,置于恒定密闭条件下培养,间隔相同时间,六次测得个体数量(单位:个/10-2 mm3)如表,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次数 类型 野生型 Ⅰ型 Ⅱ型 Ⅲ型 1 2 3 4 5 6 95 100 80 110 150 210 120 160 320 655 110 210 320 950 98 215 300 1 085 60 150 250 1 100 35 73 (1)野生型细菌能产生新类型的根本原因是 。多种新类型细菌的出现,表明了生物变异具有 的特性。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在自然条件下菌群中LA基因频率会上升”的结论? ,原因如下: ① ; ② ; ③ 。
(3)如果Ⅱ型细菌在空气中能很好生存,那么将Ⅰ、Ⅱ型细菌通过人工融合形成杂种细菌,其后代的基因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