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0:05:27

21.(泉州质量检查)化学诱变剂羟胺能使胞嘧啶的氨基羟化,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育种学家常用适宜浓度的羟胺溶液浸泡番茄种子以培育番茄新品种。羟胺处理过的番茄不会出现( C ) A.番茄种子的基因突变频率提高 B.DNA序列中C—G转换成T—A C.DNA分子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数目 D.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解析: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并没有改变DNA中嘌呤与嘧啶进行配对的规则,所以不会出现DNA分子中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数目的情况。

22.(潍坊质量检测)医学界认为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罪魁祸首,超级细菌因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使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NDM1基因的产生是该细菌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NDM1基因 C.细菌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NDM1基因频率不断增大 D.NDM1基因的产生标志着新的细菌(物种)已经产生

解析:选项A,“超级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选项B,抗生素只是起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选项C,由于抗生素的选择作用,耐药基因NDM1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选项D,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而不是出现新的基因。

23.(承德模拟)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的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①、易位②、倒位④和重复;③是基因突变或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所致。

24.(舟山模拟)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据图所示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A.该实验不能说明植物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B.植株B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不考虑基因突变,植株A、B的细胞内没有等位基因 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的过程都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解析:C项中,单倍体植株A体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而没有等位基因,植株A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植株B是纯合的二倍体,不含等位基因。A项中,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A,利用了植物生殖细胞的全能性。B项中,植株B是纯合的二倍体,但并非所有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如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项中,组织培养阶段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

25.(福建福州质检)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 -,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据此所作判断正确的是( C ) A.该患儿致病基因来自父亲

B.卵细胞21号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了该患儿 C.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而产生了该患儿

D.该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21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为50%

解析: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病,题干中给出的标记基因,不是致病基因,由于患儿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 -,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所以其致病原因是父亲产生的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该患儿母亲再生一个21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不能确定。

26.(山东临沂期中)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A、a)和乙病(设基因为B、b)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若Ⅲ2与Ⅲ4结婚,生一个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是1/24 D.Ⅲ5的基因型aaXBXB或aaXBXb

解析:该家系图中有两种遗传病,解题时应该分别单独考虑。先考虑甲病,根据Ⅱ3、Ⅱ4均无病,生下患甲病女儿Ⅲ5,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单独考虑乙病,Ⅱ1、Ⅱ2均不患乙病,生下患乙病的Ⅲ1、Ⅲ3,且Ⅱ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乙病必然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的基因型有两种情况:1/2AaXBXb或1/2AaXBXB;Ⅲ4的基因型也有两种情况:2/3AaXBY或1/3AAXBY,若Ⅲ2与Ⅲ4婚配,生一个两病皆患的孩子的概率是1/48。

27.(湖北荆州质检)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高秆和矮秆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①: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6株、抗病矮秆植株(乙)和不抗病高秆植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实验②: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F1都表现为抗病高秆。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实验②可以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之间的显、隐性关系 B.实验①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 C.该育种实验运用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

D.实验①中的白化苗不能合成叶绿素,不久会死亡,这类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解析:设控制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高秆和矮秆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实验②中甲(不抗病矮秆)和丁(纯合抗病高秆)杂交后,F1全表现为抗病高秆,说明抗病(A)对不抗病(a)为显性、高秆(B)对矮秆(b)为显性;根据实验①乙与丙杂交产生的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可知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则F1中抗病高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AB、Ab、aB、ab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该育种实验采用了诱变育种(用

γ射线处理)、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杂交育种(不同亲本的杂交)的技术;实验①中使用γ射线处理后出现白化苗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该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8.(辽宁六校联考)下图中的①②③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种的三种育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方法①和③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但方法③的变异是定向的 B.方法②形成单倍体的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表达与植物激素密切相关 C.方法③中的抗病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细菌质粒作运载体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解析:图示方法①表示杂交育种,方法③表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育种,它们依据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能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定向改变,A正确;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植物激素,人为地控制细胞的去分化和再分化,B正确;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常用细菌质粒作为运载体,C正确;通过筛选获得纯合抗病植株,使抗病基因的频率不断升高,D错误。

29.(山东烟台一模)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 A ) A.不断进化 B.不断衰退 C.产生新物种 D.丧失基因库

解析: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导致A基因频率下降、a基因频率增大,该种群发生进化,A正确、B错误;产生新物种要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该种群只是基因频率改变,没有丧失基因库,D错误。

30.(新余模拟)如图中由于河道改变将种群隔离开,使它们之间彼此不能往来接触,失去了交配的机会。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形成了两个新物种甲和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C.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1.(泉州质量检查)化学诱变剂羟胺能使胞嘧啶的氨基羟化,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育种学家常用适宜浓度的羟胺溶液浸泡番茄种子以培育番茄新品种。羟胺处理过的番茄不会出现( C ) A.番茄种子的基因突变频率提高 B.DNA序列中C—G转换成T—A C.DNA分子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数目 D.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解析: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并没有改变DNA中嘌呤与嘧啶进行配对的规则,所以不会出现DNA分子中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数目的情况。 22.(潍坊质量检测)医学界认为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罪魁祸首,超级细菌因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使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NDM1基因的产生是该细菌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基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