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年高考湖南卷语文适应性测试卷加答案

2010年高考湖南卷语文适应性测试卷加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22:45:33

2010年湖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 语 文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炽热chì 撒播sǎ 乳臭未干xiù 满目疮痍cānɡ B.阙疑quē 奇崛jué 本末倒置dǎo 光阴荏苒rěn

C.赝品yàn 服膺yōnɡ 相机观变xiànɡ 咄咄怪事duō D.僭越jiàn 强制qiánɡ 云谲波诡jué 兔起鹘落hú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当今的中学生弘扬传统文化责无旁贷,他们只有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才有可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B.细雨纷纷,飘洒在林阴道的葱翠树冠上,只有少许水滴,溅到布满青苔的沙砾小道上,卡夫卡偌大的墓地,冷清而静谧。

C.深秋,柿叶落尽,删烦就简,柿子像灯笼,挂在村庄的上空,它的红,不浮躁,不虚华,是即将进入冬天的村庄的诗眼。

D.皑皑白雪,凛冽朔风,寒光铁衣,惨烈厮杀,这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文件的起草是十分严谨的,先由办公室咬文嚼字写出初稿,再由局领导包括部分职工代表对初稿进行认真的审订。

B.在中央出台多项惠农政策的大好形势下,镇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资金支持、科学指导等手段,使牛羊大幅增殖。

C.现在有些职能部门吃喝之风盛行,“一瓶酒一月粮”已是普遍现象,吃饭更是讲究,食不重味,甚至一顿饭吃掉万元。

D.某地方电视台为了增加自办春晚的知名度,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不惜重金邀请一些高手大腕来加盟,真是狐假虎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红光机械厂发出的噪音严重扰民,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后,责令工厂立即采取措施使噪声排放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B.父亲从祖父那里学会了炼“白降丹”,配制膏药治疗骨科病有特殊的疗效,所以祖祖辈辈到他家看病的患者特别多。 C.洪安市人民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因一句脏话引起的精神赔偿案, 大家都为这家人为老不尊、为幼不敬的行为所不齿。

D.公司今天举行了职工代表大会,300多名职工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仅以一票之差,通过了实行岗位技能工资方案。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 。 。 。唯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 ①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 ②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

③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

④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广场,沿着围墙,种的是金桂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谏论下 苏洵

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吾其言之。

夫君之大,天也;其尊,神也;其威,雷霆也。人之不能抗天、触神、忤雷霆,亦明矣。圣人知其然,故立赏以劝之,传曰“兴王赏谏臣”是也。犹惧其选耎阿谀,使一日不得闻其过,故制刑以威之,《书》曰“臣下不正,其刑墨”是也。人之情非病风丧心,未有避赏而就刑者,何苦而不谏哉?赏与刑不设,则人之情又何苦而抗天、触神、忤雷霆哉?自非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谁欲以言博死者?人君又安能尽得性忠义者而任之?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君之难犯,犹渊谷之难越也。所谓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者,勇者也,故无不谏焉。悦赏者,勇怯半者也,故赏而后谏焉。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后谏焉。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赏为千金,以刑为猛虎,使其前有所趋,后有所避,其势不得不极言规失,此三代所以兴也。

末世不然,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间或贤君欲闻其过,亦不过赏之而已。呜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渊谷乎?此无他,墨刑之废耳。三代之后,如霍光诛昌邑不谏之臣者,不亦鲜哉!

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诚如是,欲闻傥言而不获,吾不信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之论备矣 备:完备 B.谁欲以言博死者 博:换取 C.要在以势驱之耳 要:关键 D.不亦鲜矣 鲜:新鲜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人之不能抗天、触神、忤雷霆,亦明矣 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 遂与之俱出

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则或咎其欲出者

宜乎臣之噤口卷舌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

A.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 B.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 C.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 D.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

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分别从臣子和君主的角度立论,论述了臣子怎样才能使君主顺利纳谏和君主怎样才能使臣子踊跃进谏的问题。

B.君主应多任用心性忠诚正直的人,并顺应趋利避害的人之常情,通过建立赏赐和刑罚的手段鼓励或强制臣子们进谏。 C.本文第三段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封建专制下臣子进谏的危险和促使人进谏时刑罚赏赐所起的积极作用。

D.作者以刑赏健全,言路大开,天下兴盛和刑赏失误,言路闭塞,国家乱亡作对照,启发人们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5分)

译文: (2)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5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题目。(7分) 小寒食①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②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一个“愁”字贯穿全诗,请结合诗句说说诗歌表现了哪些方面的“愁”。(7分) 答: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 ,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其二)》) (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3)怀良辰以孤往, 。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雨果与中国现代作家 钱林森

法兰西杰出的传记大师莫洛亚在给雨果写传时,说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话:“时间可以淹没大海,但淹没不了高峰。”雨果这位“在文学上雄踞时空的王者”,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领域里难以超越也不能淹没的高峰。

中国作家结识雨果已经近一百年。当伟大的雨果以其壮丽风采开辟着一个理想的正义世界的时候,当他以浪漫主义的狂飙之势席卷风云变幻的欧罗巴的时候,中国还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尚未向世界打开广泛的视听。雨果进入中国,那是“五四”运动蓄势待发、新文化火炬即将照亮黑暗中国的时候,将他引入国门的正是高举“五四”新文学火把的先驱鲁迅,那是历史的遇合,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前,鲁迅就在中国“荒寒”的文坛“求新声于异邦”,对“立国”“立人”与“立文”进行独立的探索和呼唤。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奠基者,他接纳外国文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要改良人生,振奋民族精神。这是他在二十世纪初中西文化大交汇过程中获得的现代意义上的价值取向,也是他着眼于文学艺术与民族盛衰关系的总体考察所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唯有通过文学艺术才能真正疗治弱国子民的灵魂,振奋民族精神。由这一基点出发,鲁迅在世界艺术之林里,广为求索。鲁迅于1903 年,通过日文率先翻译了大作家雨果《悲惨世界》中的片段《哀尘》,从这位西方文学上普罗米修斯式的人物手里接过火种,来温热、唤醒尚在黑夜中沉睡的国民。雨果在这篇作品中所反映的异国人生的苦悲,无疑使年轻的鲁迅产生了感同身受的联想与共鸣。雨果书中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他们的辛酸、他们的挣扎,以及善战胜恶、理想穿透现实的“摩罗”(浪漫)精神,让鲁迅照见“吾国吾民”的身影,契合了这位中国文学青年的期待视野。由鲁迅开始的与雨果的初访和对话开辟了中法文学交流新篇章。

考察中国作家走向雨果的历史进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更看重小说家雨果,而非大诗人雨果,或戏剧家雨果。中国作家和广大读者更亲近小说家雨果,那是因为他在其小说巨构中,以浪漫主义博大的胸怀与高远的思想境界,艺术地再现了不仅西方,而且东方都面对的这些重大社会课题:专制与人权,法律与公理,贫与富,革命与人道。这不仅使西方人,而且也使东方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身影,产生精神上的共鸣。雨果的小说不仅提出了人类社会共同的命题,而且激荡着深刻动人的人性和人民性,具有永恒的意义。

中国现代作家对雨果的受纳是色彩异呈的。小说家茅盾喜爱雨果作品是因为作者“歌颂的诅咒的正是我们所歌颂的诅咒的”;诗人郭沫若,吸引他的是雨果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女作家冰心读雨果的作品,从中找到了她所一直欣赏的“爱的哲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一巨匠巴金也是深受雨果影响的作家之一,读巴金的作品,我们也时时能感受到那些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光彩。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现代作家是沿着鲁迅所开拓的路径,注重于精神层面和人格力量的吸取来接受雨果亲近雨果的。

21世纪的人们,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仍然需要他的歌唱,需要他的精神,这位“雄踞时空的王者”,这个不可淹没的高峰!

13.下列叙述,不属于鲁迅将雨果介绍到中国的原因的一项是 A.“五四”运动蓄势待发的时候,鲁迅在中国“荒寒”的文坛“求新声于异邦”,对“立国”“立人”与“立文”进行独立的探索。

B.雨果的思想正好契合了鲁迅在二十世纪初中西文化大交汇过程中认定的“改良人生,振奋民族精神”这种价值取向。

C.鲁迅率先翻译了大作家雨果《悲惨世界》中的片段《哀尘》,由他开始的与雨果的对话开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0年湖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 语 文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炽热chì 撒播sǎ 乳臭未干xiù 满目疮痍cānɡ B.阙疑quē 奇崛jué 本末倒置dǎo 光阴荏苒rěn C.赝品yàn 服膺yōnɡ 相机观变xiànɡ 咄咄怪事duō D.僭越jiàn 强制qiánɡ 云谲波诡jué 兔起鹘落hú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当今的中学生弘扬传统文化责无旁贷,他们只有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才有可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B.细雨纷纷,飘洒在林阴道的葱翠树冠上,只有少许水滴,溅到布满青苔的沙砾小道上,卡夫卡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