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 选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可以通过被动运输跨膜 B. 水通过原生质层进出液泡
C. 紫色色素存在于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
D. 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2. 线粒体自噬时,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此时LC3-Ⅰ蛋白被修饰
LC3-Ⅱ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LC3-Ⅱ蛋白,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
研究人员选取周龄一致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训练一段时间后,测量大鼠腓肠肌细胞LC3-Ⅰ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
B. LC3-Ⅱ/LC3-Ⅰ的比值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大 C. 运动可以抑制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
D.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
3. 在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中,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B. 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非等位基因 C. 非同源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D. 姐妹染色单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4. 研究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处理蚕豆和玉米根尖,实验结果如下表。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秋水仙素质量分数(%) 蚕豆染色体变异率(%) 玉米染色体变异率(%) 0.01 0.05 0.10 0.15 0.20 3.32 4.66 6.50 9.22 10.37 2.34 3.60 4.64 5.52 5.77 A. 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B. 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C. 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增大而增大 D. 玉米比蚕豆对秋水仙素的反应更敏感
5. 井冈霉素是目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农药,由于多年的单一使用,部分地区纹枯
病菌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井冈霉素使纹枯病菌发生基因突变 B. 纹枯病菌突变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
第1页,共19页
C. 井冈霉素对纹枯病菌的抗药性具有选择作用 D. 水稻与纹枯病菌之间存在共同(协同)进化
6. 因含N、P元素污染物的流入,导致淡水河爆发水华。研究人员在淡水河投放以藻
类为食的罗非鱼控制水华,实验结果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罗非鱼等动物和蓝藻等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 投放罗非鱼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 投放罗非鱼加快清除淡水河中含N、P元素污染物 D. 淡水河爆发水华,自我调节能力没有丧失
7. 小叶锦鸡儿是一种典型旱生豆科灌木,根部具有根瘤菌,对水分和养分需求大,使
周围浅根系禾草及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不能适应而退出群落,而根系发达的深根系丛生大禾草及轴根型杂草如灰绿藜等能适应这种环境。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寄生关系 B. 小叶锦鸡儿灌木具有垂直结构
C. 小叶锦鸡儿参与其所在群落的演替过程 D. 小叶锦鸡儿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
8. 下列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PCR技术可以获取目的基因 B. 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鉴定亲子关系 C. 利用电泳技术分离不同长度的DNA D. 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技术鉴别遗传信息 9. 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均通过改变靶细胞的生理过程发挥调节作用 B. 人体内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均属于激素 C. 人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D.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同一部位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10.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 眼球被撞击,产生眼冒金星的感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C. 促甲状腺激素的增加抑制下丘脑分泌 D. 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受促胰液素调节
11.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分布的关系,科研人员用幼苗进行研究,过
程及结果如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2页,共19页
A. 甲组是对照组,乙组和丙组是实验组
B. 甲组和丙组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需要营养
C. 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分裂素含量高的地方营养物质的分布多
D. 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吸引营养物质向其所在浓度高的部位运输
12.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验证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时,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葡萄糖 B. 验证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作用时,先饥饿处理再注射胰高血糖素 C. 验证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可用垂体提取液处理的饲料饲喂实验动物
D. 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发育作用可用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饲喂幼龄动物
13.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温、尿液浓度相对稳定均属于内坏境的稳态 B.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 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化学物质含量没有增加或减少 D. 饮水少,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14. 如图为细胞分裂素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分布的关系研究实验图示,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 植物组织培养除需营养外还需适宜浓度和比例的激素 B.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值接近1时利于外植体的再分化
C.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值显著低于1时利于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 D.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值显著高于1时利于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芽
15. 有关“转基因猴”、“克隆猴”和“试管猴”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三种猴都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
B. 三种猴培育过程都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第3页,共19页
C. 三种猴培育过程都应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D. 为提高繁殖效率三者都可采用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6. 请阅读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绿色植物及光合细菌都靠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但一种生长在盐湖里的嗜盐菌,虽没有叶绿素,也能在厌氧光照条件下同化 CO2。 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施特克尼斯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嗜盐菌在低氧和日光下生长,其质膜可产生明显的斑块。因为斑块的颜色与人眼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很相似,所以叫紫膜。紫膜中仅含一种蛋白质,其结构也与视紫红质相似,因而被命名细菌视紫红质。它能把接受到的阳光大约 10%变成其他形式的能,这比叶绿素能够转换约30%的光能要低。
细菌视紫红质在冰冻撕裂复制物中,具有清楚可认的六角形晶格。紫膜中,细菌视紫红质占 75%(另有25%为类脂),分子量为26,000道尔顿。每一分子细菌视紫红质含有一分子视黄醛,由它吸收光子并引起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循环。这种蛋白质分子以7个α螺旋跨膜,每个螺旋长约4nm(如图)。紫膜蛋白在吸收光子引起光化学反应循环的同时,能产生跨紫膜的质子泵作用,即当光照射时,视黄醛放出H+到细胞膜外,失去H+的视黄醛又从细胞质内获得H+,在光照下又被排出。这样反复进行,形成膜内外H+梯度,当膜外的H+通过膜中的H+-ATP酶返回时,合成ATP,用于同化CO2.在太阳照射时,每个细胞在一秒钟内大约可以使250个H+
转移到细胞膜外。嗜盐菌就这样依靠光能生活着。
(1)将你学过的植物光合作用知识与本文中介绍的新知识进行比较,将不同之处填入下表。
教材知识 本文知识 捕获光能的场所 ① ______ ③ ______ 捕获光能的物质 ② ______ ④ ______ (2)你认为上述材料中该生物体内进行的代谢过程能称作光合作用吗?请陈述理由______。
(3)如果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植物,使植物叶肉细胞的类囊体膜上同时表达出细菌视紫红质和叶绿素,能否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 (4)基于上述资料内容,你认为可围绕生物代谢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1.0分)
17. 吴茱萸是一种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碱(EVO)。为研究EVO对人胃癌细胞
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第4页,共19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