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2013-201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检测题和参考答案

(苏教版)2013-201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检测题和参考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7:11:20

(3)准备材料:甲组是将某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分别榨取汁液抹在滤纸上,作为 组,乙组则是将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榨取的汁液涂抹在大小与甲组相同的另一张纸上,作为 组。

(4)将饥饿2天的l0只菜青虫放在滤纸周围,观察菜青虫爬向哪张滤纸的数量较多。实验中要将菜青虫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 (5)实验结果:菜青虫将更多地爬向 组。

(6)实验结论: 。 29.(7分)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 ,青蛙属于 。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形成 。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

(3)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30.(10分)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一定值,葫芦藓就不能生存。某燃煤发电厂的烟囱中排出的废气里有二氧化硫,为研究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栽种250株葫芦藓,由近至远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4组、5组。葫芦藓植株死亡数统计如下表(单位:株)。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离烟囱距离) 1组(50米) 2组(100米) 3组(150米) 4组(200米) 5组(250米) 6天 72 57 49 41 34 12天 145 128 113 93 79 18天 208 187 164 149 107 24天 250 193 172 166 154 30天 250 250 224 182 (1)苔藓植物一般生活在 环境中,有了 、 的分化,但是没有真正的 ,而且 、 中也没有输导组织,因此长得比较矮小。

(2)二氧化硫使葫芦藓的叶迅速枯黄,是因为苔藓植物的叶只有 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影响其生存。因此,可用苔藓植物的生长情况 空气污染的程度。

(3)表中数据说明苔藓植物的受害程度与离污染源的 和污染 有关,离污染源越近, 越长,危害就越大。 (4)请根据实验结果对该发电厂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5

期末检测题 参考答案

1.A 解析: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A项说法错误。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项说法正确。蝉一生蜕皮4~5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C项说法正确。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目的是求偶,属于一种繁殖行为,D项说法正确。

2.C 解析:以上野生动物中,东北虎、金钱豹、狗熊、斑马、白袋鼠属于哺乳类,金刚鹦鹉和鸸鹋属于鸟类。从呼吸方式上看,哺乳动物用肺呼吸,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进行的是双重呼吸,A项叙述不正确。从生殖方式上看,哺乳动物是体内受精、胎生,鸟类是体内受精、卵生,B项叙述不正确。从体温调节上看,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属于恒温动物,C项叙述正确。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器官,鸟类没有膈,D项叙述不正确。

3.A 解析: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生物,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靠表膜呼吸,靠口沟取食,靠食物泡消化,靠收集管和伸缩泡排泄等。

4.B 解析:家兔神经系统发达,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因此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蚯蚓的身体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与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没有直接关系;蛇的体表有角质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能适应陆地的干燥环境;鱼用鳃呼吸,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因此鱼用鳃呼吸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

5.B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时,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且水生生物较多;在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且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6.B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进化历程。植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利用种子繁殖,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等。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殖方式多为低等的孢子生殖,是最低等的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小麦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7.D 解析:哺乳动物的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8.B 解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构成,其中,骨起杠杆的作用,骨连结起支点的作用,为运动系统提供动力的是骨骼肌,故A项正确。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成人的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老年人骨的成分中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含量相对较多,有机物含量相对较少,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故D项正确,B项错误。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故C项正确。

9.D 解析:关节囊及韧带将两骨牢固地连在一起,使关节更加牢固,故A项叙述正确。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鹦鹉学舌属于学习行为,B项叙述正确。通讯是指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

6

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属于传递信息,C项叙述正确。动物的社会行为是指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中的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雄蚁的功能是与雌蚁交配;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专司蚁穴的保卫工作。故D项叙述不正确。

10.C 解析:对于躯体的运动来说,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单独完成的,而是通过多组肌群的相互配合、协作完成的。伸肘动作是通过以肱三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收缩,同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舒张而完成的;屈肘动作则相反。 11.D 解析:鹿科动物将尾巴撅起,这是用动作将危险信号“告诉”同伴。

12.B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进行突破。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行为,A项正确。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B项错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使动物能够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C项正确。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D项正确。

13.D 解析: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是与动物的其他行为一起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它的形成不依赖个体的生活经验。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也是对适应环境有重要意义的。 14.B 解析:老鼠走迷宫和猩猩用树枝剔牙都是需要经过后天学习才能获得的,属于后天性行为;蜜蜂采蜜后沿原路返回蜂巢是蜜蜂先天具有的行为;母鸡孵小鸡、雌雄动物间的相互识别都属于繁殖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15.B 解析:两只雄性织布鸟在繁殖季节为争夺筑巢的树枝,发生激烈的打斗行为,这符合攻击行为的条件,属于攻击行为。

16.B 解析:蚯蚓走T型迷宫、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幼小的黑猩猩从洞穴中取出白蚁都是动物需要后天学习才获得的,属于后天性行为。比较易错的就是幼小的黑猩猩从洞穴中取出白蚁这一项,即使是幼小的黑猩猩,也必须从后天的学习中才能获得取白蚁食用的行为,因为这是一种利用工具的复杂行为,不经过学习不能具备这种行为。

17.C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 18.D 解析:昆嵛山物种丰富,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当松毛虫的一种天敌消失时,另一种天敌可以继续捕食松毛虫,使松毛虫不会因为一种天敌的消失而呈爆发式增长。因此,昆嵛山物种丰富多样能有效控制松毛虫等生物类群的爆发式增长。

19.B 解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物种更替较少,保持相对稳定。

20.B 解析: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它们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CO2进入无机环境。生活中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等途径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O2,减少生物群落排放到大气中的CO2量。碳在生物体内(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目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大气中CO2含量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缓解温室效应。 21.D 解析:外来物种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一个原因。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存环境后,失去天敌的制约,大量繁殖,与当地的物种争夺养料、生存空间,致使当地的生态

7

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原有的生态平衡。

22.C 解析:酸雨主要是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因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酸雨对植物有极大的危害,还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影响一些生物的生长发育,严重时会造成生物死亡。 23.C 解析: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的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加重温室效应,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短距离出行时要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少开车或坐车。 24.D 解析: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核电站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海都会导致水体污染。

25.C 解析: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时会破坏、污染环境,因此,应该采取一些环保措施,避免环境的破坏及污染。

26.(1)接种 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2)自然 会 脊髓 解析:本题考查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以及膝跳反射实验。

(1)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③接种;④恒温培养。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细菌菌落的特点是比较小,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呈白色。真菌的菌落一般比较大,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呈现红、褐、绿、黑、黄等颜色。如果出现的菌落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细菌的菌落。

(2)膝跳反射实验的操作步骤:①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②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的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同时观察到这条腿有突然向前伸出的反应,即膝跳反射。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位于脊髓中的膝跳反射中枢。

27.(1)发育方式都为变态发育 (2)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完全变态 (3)鳃 体外受精、卵生 (4)具有坚硬的外壳,脱离了水的限制 (5)B、C 解析:(1)图中C(青蛙)、D(蛾)的发育方式都为变态发育,可以归为一类。(2)D的发育经过的时期有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3)青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的生殖特点是体外受精、卵生。(4)鸟的卵具有坚硬的外壳,一般比较大,这有利于鸟类脱离水环境的限制。(5)图中B、C必须在水中完成生殖、发育过程。

28.(1)菜青虫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是先天性行为 (2)选即将孵化的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因为只有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学习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3)实验 对照 (4)使菜青虫有较高食欲 (5)甲 (6)菜青虫总是喜欢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解析:探究菜青虫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的行为,首先要排除后天生活经验对它造成的影响,因此,应选择即将孵化的菜青虫的卵进行隔离饲养。实验中,将菜青虫进行饥饿处理是为了使它具有较高的食欲,以增强实验效果。

29.(1)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2)5 食物网 水稻→鼠→猫头鹰 (3)自动调节 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消费者是鼠、鸟、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细菌、真菌)和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时要从生产者开始,求出每个分支上所有食物链条数的和。由图可知,该食物网中有5

8

条食物链:水稻→鼠→猫头鹰、水稻→鼠→蛇→猫头鹰、水稻→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鼠→猫头鹰。

(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0.(1)阴湿 茎 叶 根 茎 叶 (2)一 监测 (3)距离 时间 污染时间 (4)①用含硫少的煤做燃料;②对排出的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③在工厂周围多栽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植物等。

解析:苔藓植物有了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而且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因此长得比较矮小且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很容易从其背、腹两面侵入,影响其生存,因此常把苔藓植物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离污染源越近,污染的时间越长,苔藓植物死亡的数量越多。为了减少燃煤发电对环境的污染,应当注意对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在工厂周围多栽培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用含硫少的煤做燃料等。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准备材料:甲组是将某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分别榨取汁液抹在滤纸上,作为 组,乙组则是将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榨取的汁液涂抹在大小与甲组相同的另一张纸上,作为 组。 (4)将饥饿2天的l0只菜青虫放在滤纸周围,观察菜青虫爬向哪张滤纸的数量较多。实验中要将菜青虫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 (5)实验结果:菜青虫将更多地爬向 组。 (6)实验结论: 。 29.(7分)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 ,青蛙属于 。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