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由《易经》浅谈中国的女性观

由《易经》浅谈中国的女性观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21:55:51

生万物,而《咸》正是讲男女相交感之道,故与《易》之主旨相呼应,由于相感是人之动也,所以《咸》卦之六爻以人体设喻来进一步阐明交感的不同情况。从初六感足拇到六二感其腓,九三感其股,九五感其胸,以及最终的感其辅颊舌。在断定六交吉凶时,也是看与其相对应之交是否得应。而六交中只有九四交是“贞吉悔亡”,而其可具有“贞吉”的美德是由于它守持正固,落实到男女交感上则为二者相交感需“守正”。虽交感之理不局限于男女之事,然而天下之理一也,殊途而同归,百虑而至一。物虽有万殊,统之以一,则无所不感矣。感,是相互交感,为动,故有感必有应。所应又可化为感而又有应,由此不息。正如《易》之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咸》卦将《易》之阴阳相交感之理阐明,同时表明封建社会男女、夫妇相处应守持正道,少男先礼于少女,然后女再应于少男,而男女相感须“正”方可贞吉而悔亡。

3.《恒》卦中的女性观。

《咸》卦是讲男女交感之义,以男礼下求女,交感则以欢快愉悦为主。而《恒》卦则是男女交合结为夫妇,讲夫妇相处之道。《恒》以常为义,讲恒久之义,需以正为本。故夫妇相处之道则为守正处恒。从卦画看《恒》为下巽上震,刚震上而柔巽下,故刚尊柔卑之次序乃恒常不变之理,而卦中六交皆能有所相应,亦为恒久不变之理。阴阳相应又阳尊阴卑,再一次应照《易》之主旨。整个《恒》卦倡导守正不易,施正不已之道。同时也为古代封建社会妇女之道和夫妇之道制定了规范。爻辞中说道:“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恒久保持柔美的品德,应当守持正固;妇人可获吉祥,男子必有凶险。深刻反映出了古代的“妇德”、“男权”思想。说明了古代礼教规定妇女应从夫,从一夫而终,也是对妇女的一种制约。妇女应遵“顺从”之妇道,而男子则应以义制事,不可如妇人之顺从。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男权思想。《序卦》曰:“男尊女卑,夫妇居室之常道也”、“男在女上,男动于外,女顺于内,人理之常,故为恒也。”将男主外女主内定为人之恒常之理,男尊女卑定为夫妇相处之道,这都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妇德、男权思想,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制约,这同时是与《易》之阳尊阴卑,阴柔主顺从之义的易学阴阳观分不开的。

4.《家人》卦中设计的女性观。

《咸》卦是男女交感而成《恒》卦之夫妇之道,《家人》卦则是讲男女交合

组成家庭之后的“治家\之道。《家人》卦的卦辞是“利女贞”,家由夫妇组成,家道本应为夫妇之道,是夫妇二人共同治家,但此处却独言“利女贞”,利于女子守持正固,女正则家道正也。男子守持正固是个人自身守正,而只有女子守持正固才能使家正。由《家人》卦可知,女主内,男主外,而女子的守持正固就是 严守妇德,顺从为妇德,只有妇女坚守妇德,家道才不会失。《彖传》曰:\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阳尊外阴卑内,正合天地阴阳之理,而此处所讲的家道,其实也表现了男权绝对至上的道理,深刻体现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古代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制约,以顺从为妇德,以男严女顺为治家之道,在今天都应该加以批判。而《家人》卦之所以重要不仅由于其阐述治家之道,还由于其由治家内而及于外治国的思想,这与《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不谋而合。《大学》中由修身起步,自内向外推广至天下平,而《家人》亦由家正而及外治天下定。《彖》曰:“正家而天下定矣。”夫妇、父子、兄弟都各守其道,那么家道就可正,而此治家的道理,跟治天下之道是一样的。

5.《归妹》卦涉及的女性观

《易》中涉及男婚女嫁的重要的一卦就是《归妹》卦了。此卦依然在讲女子出嫁的事宜,规定女子出嫁应当严守正道,守顺以成内功,方可获吉。正如《彖传》所云:“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则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将男婚女嫁看作人类繁衍生息的开端,也体现了《易》之天地阴阳相交而万物得以生之恒常不易的道之理。女归,以柔顺为本,是阴最终以阳为归宿,也只有阴阳相交,万物才得以延续,故将“归妹”称为天地之大义也。本卦一开始便反映出古代礼教对女子的“约束”性质。

上述几卦中有不同,又有联系。总体来说,《周易》中反映出,万物之道实际上都是效法天地之道而成,而男女也是效法天地之道而成,又男女之道为人伦关系之本,有男女而后有夫妇、父子、君臣等关系。男女之道又是效法乾坤之道而为,故女性之道,就是效法坤道而成。然坤以柔顺为常道,《坤?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坤德效法乾健而行,主顺从,故推坤道以明妇道、臣道,都是处下而顺从于上者,含晦其美。而坤德主顺从适时而动,含章以贞,故为女子之道:柔顺、贞固、顺育万物也。

三:原始易学阴阳观的现代价值。 1.“生生之谓易”的和谐生命观。

“和谐”,作为当代社会的主旋律,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思想。继承发扬这种基本精神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生生之谓易”是将宇宙看作一个生生不息的有机运转的整体,而“生”则作为天地的首要特征,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交互配合而成,阴阳二气相交而万物得以生也。《易》是强调阴阳相应相交的和谐性,而这种“和谐”并不是完全统一,而是在承认对立和矛盾的基础上的和谐。我认为《周易》中生生不息的和谐生命观,既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生生之谓易”的和谐生命观对于今天人与自然的相处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今天的我们,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肆意的破坏自然,毁坏生态平衡,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致使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可怕后果。而今天政策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也正是《周易》的这种和谐思维的充分体现。由此可以看出,今天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周易》恰恰符合这种时代主旋律,探究并充分理解吸收其中的精髓,对于今天社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2.男女阴阳观念的现代价值

男女阴阳观念对现实有很大的价值。阳代表男性,阴代表女性,“一阴一阳谓之道”说明了阴阳缺一不可,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男女二者的缺一不可,也体现了两者具有互补性。看当今社会,男女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女性在招聘中仍处于劣势地位,不是因为某些工作女性胜任不了,而是社会上仍把女性与“柔弱”等词联系在一起。再者,因为“女性”在社会关系中还承担着另外两个重要角色一“妻 子”、\母亲”,虽然男性也同样承担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但是自传统观念以来,家庭就应该是由女性来照料的,而怀孕生孩子的事情也确实只能由女性去完成,这就需要占据一定的精力和时间,女性所需要的产假等照顾家庭的时间,会减少企业创造效率的时间,而在强调效用性的当今社会,这些都是会去尽量避免的。故在选择一份工作由谁胜任的时候,这些条件也就成了无形中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但实际上,男女应该是处在一个平等的层次上,就像阴阳是一个相互的互补关系。既然阴阳二者缺一不可,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所以在今天社会里,在对待男女关系时,也应该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有句俗语说道:“男女搭配,干

活不累”,这就正好是这种互补性的体现。单独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的,即使能做到,也会耗费很大的精力。但是如果互补搭配,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男性中所缺乏的阴柔面可以由女性来填补,同样女性中所缺少的阳刚之气亦可以由男性来充实。这样阴阳才能平衡,由于物极必反的道理,单独的阳盛或者阴盛都会造成反效果,使事物发展走向极端,而只有阴阳的相互配合互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无限循环往复下去。

我认为,身处于现代社会的现代女性,应改变传统的女性观念,以一种全新的女性形象面对现代社会。要注重吸收传统男性和女性观念中优秀品格,做到事业和家庭兼顾,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整、丰富、全面发展的新女性。要大力倡导男性、女性价值的平等性、一致性,树立男女共同发展,实现自我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易译注》 黄寿祺 张善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 2.《易经阴阳和谐思想及其评价》 李宝玉;

3.《易经中国历史哲学之滥觞》 吴根友 《周易研究》1992年第四期; 4.《从易经的坤卦谈女性的性格修养》 李文敬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第25卷第七期;

5.《第二性:易经中婚姻、婚俗的历史文化透视》 李晓英、宁新昌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三期;

6.《略论先秦典籍中“男女有别”与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形成》 章艳丽; 7.《论中国古代社会男尊女卑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白自东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总第54期);

8.《男尊女卑的历史考察》 杨国宜; 9.《男尊女卑的形成》 赵东玉;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女性观念更新的思考》 刘卓红 林俊风; 11.《易》 《礼》 《诗》对妇女的定位——西周至两汉主流妇女观 焦杰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搜索更多关于: 由《易经》浅谈中国的女性观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生万物,而《咸》正是讲男女相交感之道,故与《易》之主旨相呼应,由于相感是人之动也,所以《咸》卦之六爻以人体设喻来进一步阐明交感的不同情况。从初六感足拇到六二感其腓,九三感其股,九五感其胸,以及最终的感其辅颊舌。在断定六交吉凶时,也是看与其相对应之交是否得应。而六交中只有九四交是“贞吉悔亡”,而其可具有“贞吉”的美德是由于它守持正固,落实到男女交感上则为二者相交感需“守正”。虽交感之理不局限于男女之事,然而天下之理一也,殊途而同归,百虑而至一。物虽有万殊,统之以一,则无所不感矣。感,是相互交感,为动,故有感必有应。所应又可化为感而又有应,由此不息。正如《易》之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咸》卦将《易》之阴阳相交感之理阐明,同时表明封建社会男女、夫妇相处应守持正道,少男先礼于少女,然后女再应于少男,而男女相感须“正”方可贞吉而悔亡。 3.《恒》卦中的女性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