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一、二)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一、二)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17:51:20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3.列宁对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存在性 B.物质性 C.意识性 D.真理性

5.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辨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 A.静止是运动的相对状态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7.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 ) A.抽象思维 B.直立行走 C.手工分工 D.制造劳动工具

8.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

1

A.概念、判断、推理

B.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C.客体、主体、客体

D.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个观点是( )观点。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辨证唯物主义

10.“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

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第1题 答案为C 第2题 答案为C 第3题 答案为A 第4题 答案为B 第5题 答案为A 第6题 答案为D 第7题 答案为D 第8题 答案为D 第9题 答案为D 第10题 答案为D ※※※※※※※※※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二)

1.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2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9.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10.“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3

第1题 正确答案为C 第2题 正确答案为A 第3题 正确答案为A 第4题 正确答案为D 第5题 正确答案为D 第6题 正确答案为C 第7题 正确答案为B 第8题 正确答案为B 第9题 正确答案为C 第10题 正确答案为D ※※※※※※※※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简答题练习

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答: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世界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2)物质也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自身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3)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可想象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因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说明运动和静止的涵义及其辨证统一关系。

答:(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事物处在暂时的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运动和静止之间相互依存:没有静止,即没有事物相对稳定性阶段,事物就不可能运动、发展,运动就没有主体,因为运动存在于静止中。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也离不开运动。 B、运动和静止之间互相渗透:运动寓于静止之中,运动时也包含静止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二者互相渗透。

C、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二者之间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如果夸大静止,否认运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不动论;如果夸大运动,否认静止,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简述运动的规律性。

答: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规律和消灭规律。规律之所以是客观的。首先,承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必然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因为规律是物质世界本身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其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史、社会史、人类社会实践,都证明了规律的客观性。物质运动规律虽各在具体特点,但规律有着共同特点:A、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是物质运动中的一定如此的趋势、必然联系。因而规律是持久的、稳定的。B、规律具有普遍性,它是千差万别事物中的共性,因而它普遍存在。C、规律具有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规律就会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

4

搜索更多关于: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一、二)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3.列宁对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存在性 B.物质性 C.意识性 D.真理性 5.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辨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相对主义运动观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