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园 林 规 划 设 计(试题与书合在一起精编版)
10、花丛:
a、造景特性:花丛是指 3 株到十几株花卉采取自然式种植方式配置的一种花卉种植类型。 b、植物选择:通常以多年生宿根花卉为主。 11、草坪: a、主要类型:(l)、根据草坪使用功能:①游憩草坪② 观赏草坪③ 体育草坪
(2)根据草坪植物种类组合:① 单纯草坪② 混合草坪③ 缀花草坪
b、设计要点:
1、草种选择:草坪草种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暖季型和冷季型两大类 ① 适应当地环境条件 ② 符合所建草坪功能要求
③ 外形优美,生长迅速,繁殖容易,耐干旱,耐修剪,与杂草竞争能力强,稳定性好 2、地形处理:
① 草坪最小坡度应满足地面自然排水要求,一般为 0.002 ~0.005 ② 草坪最大坡度以不超过该土壤的自然安息角为宜 ③ 草坪坡度还应从使用功能上考虑游园的要求
④ 应结合草坪地形美的因素综合考虑艺术构图上的要求
第五节: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
一、调查研究阶段: 1 自然环境调查;2 社会环境调查;3 设计条件调查;4 现场踏查 二、编制任务书阶段:1 明确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2 明确该园林绿地所处地段的特征及周边环境 3 明确该园林绿地的面积和游人容量
4 明确该园林绿地总体设计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要求 5 明确该园林绿地总体地形设计和功能分区
三、总体规划设计阶段:1 主要设计图纸内容:
位置图、现状分析图、功能分区图、总体规划平面图、整体鸟瞰图 地形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图、绿化规划图、管线规划图 2 文本说明书
3 工程概算书
四、局部详细设计阶段:1 图纸部分:平面图、部面图、局部种植图、建筑布局图及综合管网图 2 工程量总表
五、施工设计阶段:1 施工总平面图;2 竖向施工图;3 园路广场施工图;4 种植施工图;5 假山施工图6 园林
建筑小品施工图;7管线及电讯施工图
园林绿地设计说明书都包括那些内容 答:(1)园地概况。(2)规划设计的原则、特点及设计意图。(3)公园总体布局及各分区、景点的设计构思。(4)公园入口的处理方法及全园道路系统、游览线的组织。(5)园地周围防护绿地的建设。(6)植物的配置与树种的选择。(7)绿地经济技术指标。(8)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第四章 街道绿地规划设计
第一节 街道绿地概述
街道绿地的组成:1.街道绿带、2.交通岛绿地、3.街头小游园、4.广场、停车场绿地 街道绿地断面布置形式及优缺点: 1、一板二带式:
优点:用地经济,管理方便;缺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不利于组织交通,景观单调。 2、二扳三带式
优点:用地经济,上、下行车辆分流,减少行车事故发生,道路景观有所改善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缺点:不能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互相干扰的矛盾。 3、三板四带式
优点: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卫生防护及庇荫效果好,道路整洁美观;缺点:用地面积较大 4、四扳五带式
优点:不同类型、不同方向车辆互不干扰,各行其道,保证了行车速度和安全; 缺点:用地面积大 5、其他形式
树种选择:1.冠幅大、枝叶密、2.耐贫瘠土壤、3.具有深根性、4.耐修剪、5.抗病虫害与污染
6.落果少或无飞毛、7.发芽早、落叶晚、8.耐旱、耐寒、9.寿命长
街道绿地规划设计原则:1.街道绿化应以乔木为主
2.绿化应符台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3.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 4.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台植物间的生态习性 5.街道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 6.街道绿化应远近结合
7.只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第二节 街道绿带设计
一、行道树绿带设计:
行道树:有规律的在道路两侧种植用以遮阴的乔木而形成的绿带 行道树树种选择:
1、速生树种胸径不小于 5cm、慢生树种胸径不小于 8cm,通常以 12—15cm 为宜。
2、种植苗木干高:其分枝角度大的,不宜小于 3.5m;分技角度小的,也不能小于 2.5m,否则影响交通。 确定合理的株距及与周围相关物体的距离:
行道树种植距离不宜小于 4m,通常的株距为 5、6、8m 等。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 0.75m 行道树种植方式及注意问题:(树池式、树带式) 1、树带式:宽度一般不小于 1.5m。
2、树池式:其规格以 1.5 m×1.5 m 为宜;亦可为长方形,以 1.2 m×2 m 为宜;还可为圆形,直径以不小于 1.5 m 为宜
防护绿带:将人行道与建筑分隔开来的绿化 基础绿带:紧靠建筑物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二、路侧绿带设计:
人行道绿化带注意要点:1、树株距确定;2、乔木、灌木行数与绿带宽度确定 三、分车绿带设计:
分车带:车行道之间用于绿化的分隔带
分车带绿化设计要点:一般最小宽度不宜小于 1.5m。当分车绿带宽度大于 2.5m 时才能种植乔木。
第三节 交叉口与立交桥头绿地设计
一、交叉口绿地设计:
视距三角形定义及设计时注意的问题:
1、根据相交道路所选用的停车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2、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允许有任何阻碍视线的东西,株高也不得超过 0.7m。 交通岛绿化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或吸引游人的美丽花坛
(2)常以嵌花草皮、花坛为主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 (3)切忌常绿小乔木或灌木。(4)必须封闭。 二、立交桥头绿地设计 道路立体交叉的形式:(简单式立体交叉、复杂式立体交叉) 立交桥头绿地的设计要点:
1、绿化设计首先要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
2、在绿地面积较大的绿岛上,宜种植较开阔的草皮,再点缀些常绿树或花灌木及宿根花卉
3、较大的坡度,应设挡土墙减缓绿地的坡度,一般坡度以不超过 5%为宜,较大的绿岛内还需考虑安装喷灌系统 4、立体交叉外围绿化树种的选择和种植方式,要和道路伸展方向的绿化结合起来考虑
第四节 街头小游园规划设计
街头小游园:是指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活动之用的小块绿地,又称街头休息绿地、街道小花园。 街头小游园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1、街道小游园以植物种植为主 2、还应设置游步道和铺装场地
3、可设一些园林小品,丰富景观,满足周围群众的需要 街头小游园的布局形式: 1、规则对称式; 2、规则不对称式; 3、自然式布局 4、混合式布局
花园林荫道:与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步行街:城市中专供人行而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中央分隔带及四个以上车道立体交叉和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专供车辆快速行使的现代公里。 林荫道的布置有那些类型及设计原则是什么? 林荫道的布置有三种类型: (1)、设在街道中间的林荫道; (2)、设在街道一侧的林荫道;(3)、设在街道两侧的林荫道。 林荫道设计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必须设置游步道; (2)、车行道与林荫道绿带之间要有浓密的绿篱和高大的乔木组成的绿色屏障相隔,立面上布置成外高内底的形式较好; (3)、设置建筑小品; (4)、留有出入口; (5)、以丰富多彩的植物取胜; (6)、宽度大宜用自然式、宽度小宜用自然式。
简述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遵守什么原则? (1)、城市路绿地应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2)、道路绿地也应起到应有的生态功能。 (3)、道路绿地设计要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 (4)、道路绿地要与其它的街景元素协调,形成完美的景观。 (5)、道路绿地要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 (6)、道路绿地应于道路上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的地下管线等配合。 (7)、道路绿地设计应考虑到城市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 步行街绿化设计应注意那些问题?
1. 步行街可铺设装饰性花纹地面,增加街景的趣味性。2. 步行街可布置装饰性小品。 3. 步行街可设置休息用的座椅、凉亭、电话间。4. 注意植物选择。 什么是高速公路,其横断面包括那几部分?
高速公路是具有中央分隔带及四个以上车道立体交叉和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专供车辆快速行驶的现代公路。横断面包括:中央隔离带、行车道、路肩、护栏、边坡、路旁安全地带和护网。 滨河路绿化设计应注意那些问题?
1. 水面窄对面又无风景时,布置简单一些。2. 驳岸风景多时,沿水边设置较宽阔的绿化地带,布置园林设施。 3. 创造游客亲水的条件4. 绿化采用自然式5. 选择能适应水湿和耐盐碱的树种
第五章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广场类型:1 市政广场;2 纪念广场;3 交通广场;4 休闲广场;
5 文化广场;6 古迹广场;7 宗教广场;8 商业广场
广场特点:1 性质上的公共性;2 功能上的综合性;3 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4 文化休闲性
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2、完整性原则;3、尺度适配性原则;4、生态环保性原则
5、多样性原则;6、步行化原则;7、文化性原则; 8、特色性原则
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①、广场绿地布局应与城市广场总体布局统一
②、广场绿地的功能与广场内各功能区相一致 ③、广场绿地规划应具有清晰的空间层次 ④、应考虑到与该城市绿化总体风格协调一致 ⑤、结合城市广场环境和广场的竖向特点 ⑥、对城市广场场址上的原有大树应加强保护
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形式:1、排列式种植;2、集团式种植;3、自然式种植;4、花坛式种植 城市广场选择树种的原则:
1.冠幅大、枝叶密;2.耐贫瘠土壤; 3、具有深根性; 4、耐修剪;5、抗病虫害与污染 6.落果少或无飞毛;7.发芽早、落叶晚;8.耐旱、耐寒; 9.寿命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