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2章病理练习题
E、使用钙拮抗剂
4D
72.组织胺主要是由下列那种细胞释放的:
A、中性白细胞 B、嗜酸性白细胞 C、红细胞 D、肥大细胞 E、浆细胞
72D
73.休克时钙拮抗剂的作用是:
A、保护线粒体膜 B、保护内质网膜 C、保护细胞核膜 D、保护溶酶体膜 E、保护高尔基体膜 73D
&
A、失血失液性休克 B、创伤性休克 C、感染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74.脾破裂引起的休克: 74A
75.细菌性痢疾引起的休克: 75C
76.心肌梗死引起的休克: 76D
77.青霉素注射引起的休克: 77E
78.大手术引起的休克: 78B
* &
A、失血失液性休克 B、创伤性休克 C、感染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79.大面积烧伤引起的休克: 79A
80.注射抗毒素引起的休克: 80E
81.严重心率紊乱引起的休克: 81D
8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引起的休克: 82C
83.严重呕吐腹泻引起的休克: 83A * &
A、血容量减少 B、心输出量急剧减少 C、外周血管容量扩大 D、微循环障碍 E、神经原性休克
84.肝破裂引起休克的始动环节: 84A
85.急性心肌炎引起休克的始动环节: 85B
86.青霉素过敏性引起休克的始动环节: 86C
87.休克发生的共同环节: 87D
88.高位脊髓麻醉引起的休克: 88E *
&
A、灌少于流 B、灌大于流 C、微循环内微血栓形成 D、缩血管物质 E、扩血管物质 89.休克早期: 89A
90.休克晚期: 90C
91.休克期: 91B
92.组胺:
92E
93.血栓素(TXA2): 93.D
94.儿茶酚胺: 94D
95.激肽: 95E
二、多选题:
1.休克时细胞的代谢变化表现为:
A、细胞供养增多 B、碱中毒 C、有氧氧化降低 D、糖酵解增强 E、乳酸产生减少 1CD
2.关于休克时细胞的损害,下列那项是错误的: A、钠泵失灵 B、钙泵失灵 C、细胞水肿 D、低血钾 E、细胞酸中毒 2ABCE
3.关于休克时细胞的损害,下列那项是错误的: A、线粒体肿胀 B、线粒体膜断裂 C、溶酶体肿胀 D、溶酶体空泡形成 E、早期溶酶体减少 3ABCD
*
4.引起失血失液性休克的原因有: A、宫外孕破裂 B、严重骨折 C、中毒性痢疾 D、急性心肌炎 E、严重腹泻、呕吐
4AE
5.引起失血失液性休克的原因有:
A、上消化道出血 B、大手术
C、严重烧伤 D、急性心包添塞 E、高位脊髓麻醉
5AC
6.休克按血液动力学的特点可分为:
A、低排高阻性休克 B、中排高阻性休克 C、中排低阻性休克 D、高排低阻性休克 E、高排高阻性休克
6AD
7.外周血管容量扩大是那些休克的始动环节:
A、心源性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失液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7DE
8.下列那些为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改变:
A、微动脉痉挛 B、后微动脉扩张 C、灌少于流 D、真毛细血管开放 E、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明显
8AC
9.下列那些不属于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改变:
A、微动脉痉挛 B、小静脉扩张
C、真毛细血管关闭 D、毛细血管前阻力降低 E、动静脉吻合开放
9BD
10.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引起皮肤腹腔内脏血管痉挛 是因为:
A、具有丰富的交感缩血管纤维 B、α-受体占优势 C、β-受体占优势 D、副交感神经丰富 E、M-受体占优势
10B
11.具有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有:
A、儿茶酚胺 B、组胺
C、激肽 D、血栓素(TXA2) E、H+
11AD
12.动脉血压维持与哪些因素有关:
A、血管扩张 B、心率增快 C、血液外渗 D、水钠潴留 E、儿茶酚胺减少
12BD
13.下列那些因素与动脉血压的维持有关:
A、心肌收缩力增强 B、心率减慢
C、外周阻力增高 D、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开放 E、醛固酮减少
13AC
14.微循环淤血的主要原因为:
A、内毒素作用 B、缺氧
C、腺苷 D、心肌抑制因子 E、酸中毒
14E
15.常早期出现DIC的休克类型为:
A、过敏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失血失液性休克 D、创伤性休克 E、心源性休克
15B
16.休克时白细胞嵌塞主要是:
A、驱动压低 B、血液稀释
C、炎细胞的趋化作用 D、白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E、白细胞的运动能力降低
16AD
17.下列那些是休克时机体糖代谢的改变:
A、有氧氧化增强 B、糖酵解加强 C、碱中毒 D、乳酸增多 E、二氧化碳增多
17BD
18.休克早期机体的代偿反应主要是保护那些器官的血液供应: A、心 B、肾 C、骨 D、脾 E、脑
18AE
19.下列那些不是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
A、血压下降 B、脉压差增大 C、面色苍白 D、尿量减少 E、烦躁不安
19AB
20.休克的始动环节主要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