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琵琶行》阅读训练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氏;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用原文诗句回答。
1、选文第四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2、一段中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早晚变化的句子是 。
3、三段中兼用借代和对偶修辞的句子是 。
4、文中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5、文中从空间上描写洞庭湖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 五、回答问题
1、文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联系下文,这个“异”字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1) (2) 2、文中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简要说说原因。
3、“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
4、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目的的是什么?请结合课文回答。
9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下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7、文中滕子京被贬却积极理政事,说明他是怎样的人?对你有何启示?
8、除岳阳楼外,你还知道那些描写名胜古迹方面的名篇?请写出完整的一句。并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今天有哪些地方时值得肯定和继承的?请联系现实谈一谈你的看法。
10.甲段中“前人之述备矣”,其中“前人之述”是指上一节的 句。(用课文原话回答)
11.文中“览扬之情,得无异乎?”联系下文,这个“异”字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① ②
12、作者动静结合描写月夜美景,请你描绘一幅“盛夏月夜图”。 诗三首复习题
登上岳阳楼,一览洞庭湖.杜甫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李白说: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孟浩然说: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今天我们以诗为经,走向三位大诗人,去聆听他们的心声. 一、欲解其诗,先知其人:
1、杜甫(712---770)字( ),( )朝诗人。自称( ),世称( )。
10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 ),其诗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故被后世誉为( )。《登岳阳楼》是大历三(768)年冬天,诗人游( )时写的。
2、李白(701--762)字( ),号( ),祖籍陇西成县,是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特。因而他被誉为(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是乾元二年秋,李白流放夜郎,遇赦放还后与时任刑部侍郎的族叔李晔同游洞若观火庭时所作。
3、孟浩然(689---740)( )朝诗人。一生主要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山水田园诗成了他诗中的主要题材,与( )在诗歌题材和风格上相近,故后世并称( )。〈〈临洞庭湖赠张九龄〉〉是开元十六年前后,诗人赴长安应试时,希望得到张九龄(即张丞相)的引荐时写的。 二、反复诵诗,默写诗歌
登岳阳楼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二、解字说文,理解诗意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坼( ) 乾坤( ) ..戎( ) 凭轩( ) ..
涕( )泗( ) ( ) ..涵虚( ) 济( ) ..端居( ) 楫( ) ..2、 翻译下列诗句:
(1)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4)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5)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1
(6)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 选择:
(1) 下面对《登岳阳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
势奠定了基础。
B. “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漂泊无归的感情。 C. 颈联写诗人老年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
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D. 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 E.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该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
有诗味。
(2) 下面对《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评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要铲除去君山,表面上是为了让浩浩荡荡的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
流,实际上这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
B.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两句诗,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写照,又
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像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C. 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
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发愤懑、豁达胸襟的手段。
D. “却君山”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即使起李白于地下,恐怕他自己也说
不出究竟。
(3) 下面对《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B.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C. “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D.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4、 填空:
1)《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渺,气象雄伟的句子是 联 ,
尾联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这与爱国诗人陆游临死时发出的 , 的爱国之情,如出一辙。
2)李白才华横溢,素怀远大抱负,而朝廷黑暗,使他一生怀才不遇,因而早就发出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感慨。当他望见洞庭湖中的君山,挡住了湖水,使其不能一泻千里,便产生了 , 的奇想。但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