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 doc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文斗乡长顺初级中学九
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西瓜榨成汁
C.冰雪融化成水
D.甜菜逐渐长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西瓜榨成汁的过程中只是从西瓜中分离出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冰雪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甜菜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氢气分子
B.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间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水的净化.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
【解答】解: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不含氢气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间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氧气验满:注意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
D、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操作错误,故A错误;
B、氧气验满应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应该伸进去,故B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故C正确;
D、量取9.5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液体的加热方法和酒精灯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是由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D.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但它们的质子数不变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根据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故正确;
B、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阴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可以达到8个,故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此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故错误;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正确;
D、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但核内的质子数不发生变化,它所属的元素种类不会改变,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构成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氨水是一种化学肥料,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昧,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氨分子分解了 C.氨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微观粒子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
【解答】解: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昧,是因为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人体的嗅觉器官时,就能够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 故选:B.
【点评】五谷杂粮总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
6.下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o”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B.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氨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A. B. C. D.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因此在判断是否为化合物前首先要确定为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而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确定为纯净物后,再判断分子是否同不同种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
【解答】解:A、图中三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相同原子构成,为单质的分子;故A不正确;
B、图中四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B不正确; C、图中三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C不正确; D、图中二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该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图中所示物质是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