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word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3:06:2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一、面的旋转 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3、圆锥的特征: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二、圆柱的表面积

1、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如果不是沿高剪开,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ch; (2)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πdh; (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2πrh 4、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如果用S侧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S底表示底面积,d表示底面直径,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为:S表=S侧+2S底 或 S表=πdh+2π()2 或S表=2πrh+2πr2

5、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

(1)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三、圆柱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那么

V=Sh。

3、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

(1)计算圆柱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了底面积和高,可用公式:V=Sh。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πr2 h;

(3)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π(d÷2)2 h;

(4)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π(C÷π÷2)2 h; ?、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是V=Sh。 5、圆柱形容器公式的应用与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计算方法相同。 四、圆锥的体积

1. 圆锥只有一条高。

d2 2. 圆锥的体积=

1×底面积×高。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31则字母公式为:V=Sh

31Sh 33. 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1)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直接运用v=(2)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半径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运用V=

1πr2h 31(3)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直径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运用V=π(d÷2)2 h

31(4)求圆锥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可以用V=π(C÷π÷2)2 h

3 第二单元、比例

1、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 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4、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1)求比值; (2)化简比;

(3)比例的基本性质 5、 解比例的方法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的积的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的形式(即 方程),再通过方程求未知项的值。如x:6=2:8,可以先写成8X=2×6 ,再解方程。 6、 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它没有计 量单位,也不能是一个具体的数。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7、比例尺的分类:

比例尺根据实际距离是缩小还是扩大,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比例尺还可分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8、求比例尺就是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单位不同要换算成统一单位后再进行计算。 9、根据比例尺画图时,要先根据实际距离与纸张的大小确定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再根据 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根据图上距离即可以画出相应的平面图,最后再在平面图上标明比 例尺就可以了。

10、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按一定的比例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是把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

图中的各边与实际中相对应的各边的比相等。这样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一样,不会改变。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1、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平移、旋转、轴对称。 2、平移二要素:方向、距离。 3、旋转三要素

(1)旋转点:物体旋转时所绕的点(或轴)就是旋转点。

(2)旋转方向:钟表中指针的运动方向称为顺时针方向;与钟表中指针的运动方向相反的

方向称为逆时针方向。

(3)旋转角度:旋转前后对应线段的夹角。 4、轴对称一要素:对称轴 5、图形旋转的特征:

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6、图形旋转的性质:

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的度数,对应点 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角相等。

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1、变化的量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2、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

y=k(一定)。 x 3、应用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有些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如被减数与差,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等。 4、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5、反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x·y=k(一定)。

6、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要先想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运用数量关系式进行判断,看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最后作出结论。 7、正比例与反比例对比: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点 不同点 例子

都是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 比值一定 在一条直线上 圆的周长与直径 积一定 不在一条直线上 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一、面的旋转 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3、圆锥的特征: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二、圆柱的表面积 1、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如果不是沿高剪开,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ch;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