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癌,是一种状态

癌,是一种状态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3:20:12

观察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随时进行自检,关爱自己的健康,让癌症没有可乘之机。

观“舌象”,查“癌”变

古人云:“舌为心之苗,为脾之外候”。舌象的变化往往可以反映正气盛衰、病位深浅、病邪性质、病情进退,对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舌象的变化对于癌症的诊断、判定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癌症患者的舌象特点如何呢?

舌质:以青紫舌为主。有研究表明:癌症患者青紫舌出现率为正常人的19倍。

舌苔:有研究显示:白滑苔中癌症患者为正常人的5655倍,并以甲状腺最高,占3095%,肺癌患者最低。厚黄苔中癌症患者为正常人的683倍,以鼻咽癌患者最高。厚白苔以肺癌患者最高,薄黄苔以胃癌患者最高,无苔以淋巴肉瘤患者最高。

舌体:舌体形态多有变异。有研究发现,癌症患者与正常人比较,舌体形态有显著差异,尤其胖舌中癌症患者为正常人的460倍,并以乳腺癌为最高;瘦舌中癌症患者为正常人的405倍,以肠癌最高;裂纹舌中癌症患者为正常人的396倍,以原发性肝癌最高;齿痕舌中癌症患者为正常人的249倍,以肺癌患者最高。

舌脉多曲张:舌下脉络位于舌腹面,是舌下静脉的分支。正常人舌下静脉条理清晰,呈线状或条状,欠充盈、不饱满、少分支或无分支。当舌下静脉出现颜色加深、充盈怒张,或瘀曲隆起,或变长变宽,或呈囊柱状、粗枝状时,则为病理现象。舌脉异常与肿瘤关系密切。大量临床资料显示,舌下脉络的异常变化,不仅可作为恶性肿瘤诊断的粗筛指标,而且也是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征象。

肝瘿线:是指舌两侧边缘呈紫色或青色,并呈条纹状,或舌两侧出现不规则形状的斑状

黑点,境界分明,易于辨认。肝瘿线主要见于原发性肝癌,可出现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阶段,亦可散见于各个不同的病期中,但以中、晚期肝癌更多见。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临床诊断常常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易导致误诊、漏诊。而研究证实,此类患者肝瘿线的发生率却高达40%。由此提示,肝瘿线对AFP阴性肝癌患者诊断的确立,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

探耳穴,找“癌”点

耳穴与肿瘤的关系,是近年来很多学者关注的另一个现象。正常生理情况下,耳廓、耳轮、耳甲腔、耳甲艇光滑、色泽均匀、无异常隆起,当耳廓及其耳穴出现异常表现,改变或失去了正常的组织结构特点时,就要考虑到肿瘤发生的可能性。

肿瘤最常见的耳部变化,表现为耳廓或耳穴部位的局部隆起、结块,以及其皮肤色泽的改变,如花斑、色素沉着。多种恶性肿瘤的病程中均可出现上述征象,但其中尤以耳廓或耳穴的局部隆起最为多见。

1972年,有人首先提出,恶性肿瘤在相应部位耳穴可发生软骨隆起,其边缘不清、不能活动、颜色呈片状白色或暗灰色、压痛明显。进一步观察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耳穴肝区局部可有梅花样排列之环形下陷,伴压痛;贲门癌在耳轮脚消失处呈现玉米粒状高低不平的变化,肉眼容易观察到其他部位的肿瘤也可在相应的耳穴区出现类似的征象。

临床研究还证实,恶性肿瘤除上述肉眼可见的耳部变化外,尚可在相应的耳穴部或区域,出现痛敏、热敏、局部皮温升高、电特性发生异常变异等现象,并且可通过耳穴电探测法进行检查、定位。临床对50000余人次的人群普查,发现该法灵敏度较高,有一定的特异性,对大多数肿瘤的普查初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对上消化道肿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切“脉”,发现“癌”

脉诊在癌症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清代医家黄元御在《金匮悬解》曰:“诸积大法,脉来

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微出寸口,积在喉,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街,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明确脉象与肿瘤的相关性。现代医家俞云在《自然辩证法杂志》[1974,(3):159]曰:良性肿瘤的脉象比较清晰、光滑,类似孕妇的脉息。而晚期恶性肿瘤的脉象,则像河流冲击暗礁时激起的回流,既有漩涡,又有浪花,又像一粒滚珠,手指按之颇有“异峰突起”的特殊感觉。孟城在《三十年临证经验集》中谈到脉象与肿瘤的关系时,认为关脉如豆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密切。孟城认为就传统之脉诊部位而论,左关属肝胆,右关属脾胃,俱归消化系统。若于此处脉道中或一手,或两手,诊见“动脉”,即指下如小豆一粒,稍硬而突起,厥厥动摇者,多作肝脾不调,气机郁滞论,主于行气开郁法;或作痰浊瘀血盘踞,主于祛瘀消痰法;或主阳热亢盛,热毒内燔,治宜泻火解毒。

何天有认为肿瘤患者的脉象可见多种,但总不离于虚象。虚脉以虚、微、弱三脉最为常见,均表现为脉来无力,按之细弱,甚则似有似无。肿瘤患者在不同的病程阶段,亦可见另一种虚脉,如浮、芤、濡、散、革等,在失血虚甚,脏气将绝,阳气浮越时多见,一般常见于肿瘤后期。少数肿瘤亦可见到实脉,但均实而无力,虚中夹实。

我们临床中发现肿瘤患者脉象多见濡脉。关于濡脉,《濒湖脉学》曰:“濡脉,极软而浮细,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如水在浮沤。”李时珍认为濡脉位浮体细,轻手切之即得,病后、产后若见此脉犹可医治,倘若一般人见濡脉,当是无根之脉。其主症:一主虚损,二主伤湿。曰:“濡为亡血阴虚病??血山崩倒湿侵脾??温补真阴起沉疴。”濡脉不仅主精血亏损,亦主阳气衰微,阴阳本互依存,阴伤日久必损阳,血亏气弱,故濡脉主诸虚百损。临证中发现癌症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因毒瘤侵袭,致脏腑阴阳失调,气阴两伤,正气耗散。多表现为虚证,故癌症患者,脉象多濡。

肿瘤患者的脉象比较复杂,临证必须四诊合参,才能作出中肯诊断。一般来说,脉浮、大、实为脉、证相应,为顺,表示邪实正盛,正气尚足以抗邪。若反见脉沉、细、弱为脉、证相反,为逆,说明邪盛正衰,易致邪陷转移。又如肿瘤晚期,正气已衰,脉见沉、细、微、弱,为顺;若脉象反见浮、洪、数、实,则表示正衰而邪不退,均属逆证。一般肿瘤在未转移之早期,见有余之脉为邪毒正盛,当用攻毒为主;若见不足之脉为正虚邪陷,当扶正祛邪。肿瘤已转移之中晚期,见不足之脉为正气已虚,宜用补虚为主;若见有余之脉,为正气虚而

毒气盛,则当清火化毒。因此,脉诊可以提示肿瘤患者邪正的盛衰,同时也可以为治疗预后提供依据。

搜索更多关于: 癌,是一种状态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观察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随时进行自检,关爱自己的健康,让癌症没有可乘之机。 观“舌象”,查“癌”变 古人云:“舌为心之苗,为脾之外候”。舌象的变化往往可以反映正气盛衰、病位深浅、病邪性质、病情进退,对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舌象的变化对于癌症的诊断、判定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癌症患者的舌象特点如何呢? 舌质:以青紫舌为主。有研究表明:癌症患者青紫舌出现率为正常人的19倍。 舌苔:有研究显示:白滑苔中癌症患者为正常人的5655倍,并以甲状腺最高,占3095%,肺癌患者最低。厚黄苔中癌症患者为正常人的683倍,以鼻咽癌患者最高。厚白苔以肺癌患者最高,薄黄苔以胃癌患者最高,无苔以淋巴肉瘤患者最高。 舌体:舌体形态多有变异。有研究发现,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