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某地区生态陵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8.1.3 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1)防自然灾害措施
防洪排涝以石林县当地的防洪标准作为计算依据,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保证雨水外排畅通;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规定对各生产建筑、办公楼、电源系统、配电房等建筑物设置防雷、接地装置、各建筑物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按地震基本烈度7度设防,各办公室等设置通风、降温设施防止酷暑,在处理突发性灾害事件时加强对全体职工的自我防范教育。
(2)生产过程中劳动安全及职业危害的防范措施
1)根据各生产工序的性质状况设置安全通道出口,配置事故照明应急及疏散批示标志,以利于安全疏散和处理紧急事故。
2)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规范》设计,对噪声源采取消声、隔声、吸声措施。对本工程主要声源等,在设计中将墙面使用隔声、吸声材料。
3)设备电器的安装、维修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设置触电保护装置。
4)孔洞处加设盖板和围栏等防护设施。
5)加强安全教育,对有关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技术操作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 8.2 消防 8.2.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修订版);
--
--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版); (5)《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 (6)《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 8.2.2 消防设计原则
本项目建设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消防措施。采用先进的消防技术,做到促进生产,保障安全,方便使用,经济合理。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和“三同时”的原则。 8.2.3 运营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及消防水源和消防水量
本项目按生产的火灾危害性分类属戊类,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消防水源为园区接入的自来水,消防给水量室外20L\\S,室内10L\\S,按其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为一次,火灾的延续时间为2小时计算,园区各墓室自备消防泵,供水系统要能满足消防要求。 8.2.4 消防措施
(1)园区总图布置各建筑物间距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要求,设有消防通道,并沿路按规定要求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
(2)建筑设计按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设计,室内按规定设置防火分隔区,疏散门,各区均设有室内消火栓和消防水枪,并按标准配备灭火器材。
(3)着重考虑防火设备、避免人多及燃放烟花而引发的火灾。 (4)电气及防雷
--
--
各建筑物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设置避雷装置,防止雷电侵入发生火灾。
各电气设备的非带电金属外壳、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等设备可靠接地、接零系统,防止人员触电事故及由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发生。
(5)防震 按7度设防。 8.3 节能
石林县狮山生态陵园建设项目设计和建设,应坚持“建筑防护为主、设备为辅,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尽量通过建筑物本身实现建筑物内部温度控制,降低能耗,减少投入使用后的日常设备运行费用。因此应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选择建筑模式、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做到一劳永逸。
1.节能意义
能源使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能源消耗与储藏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短缺已严重制约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阶段,是国民经济对能源保持旺盛需求的重要阶段,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因此,节能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2.节能依据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各项规定,加强能源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的措施,减
--
--
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2)依据《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颁布的有关节能设计标准及技术规定和《中国技术政策大纲》中的节能规定。
(3)《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计交能(1997)2542号文
3.节能措施 (1)管理措施
1)加强控制设施,减少因操作不当带来的材料及能源损失。 2)加强日常对施工人员的节能教育,使其养成节能、节水的习惯。 3)加强能源的科学管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切实做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园区管理部门配专职人员,检测和监督各单元的能耗及节能情况,并制订奖惩制度。
(2)工艺节能
工艺设计在满足工艺条件,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选用节能效率高的设备、缩短工艺流程,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达到节能的目的。原料的选购上注意运输成本和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就近选择。
(3)建筑节能
1)首先在建筑设计就考虑节能,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 2)建筑上尽量采用自然通风,采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合理使用建筑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