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某地区生态陵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还林;充分重视乡土树种的合理选择和利用,避免城市化绿化树种大量涌进陵园;避免因林相改造性导致的不应有的地带性植被的转变和破坏;警惕与杜绝生态入侵的潜在隐患。
(6)充分重视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要求,处理好乔、灌、草之
间的层次、比例关系,使植物在生长环境上形成一种和谐的物质能量交换,促进植物群落的健康发展,既展示园林三维空间景观的丰富多彩,又能更好地发挥陵园人工环境的生态效益。
(7)充分重视景区景观山石的保护与避让。充分重视对园区各式大小山石的严加保留保护,尤其是园区车行主次干道路或建设用地开挖整地或轴线景观、人行游步道开辟,无论是地面或挖地新显露者,所遇出露的景观岩石,尤其岩石群组,凡直径或尺度在0.5m以上,均应严加保留保护和因地制宜地环境处理,严禁对其破碎作路基铺垫或作为砌坡材料。
(8)重视景区建筑物的景观设计与景观要求。园区各类建筑物,包括亭台楼榭、园林小品、铺装以及服务设施等构筑物的规划与建设,要求其体量、体态、色泽、质感、风格等,必须与立地及周边景观环境有较高的相融与协调,并顺应山理与沿袭地方民风民俗文脉。充分利用植物的人文属性及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运用景观学理论,根据功能的
需要赋予不同空间以功能意义和感情、文化色彩,营造出具有城市生态园林式陵园特色的空间。
(9)建筑、道路施工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施工现场,其建设会产生一定面积的水土流失。当雨季来临,必须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
--
否则裸露的表土、松动的石头不仅产生水土流失,还可能产生地质灾害。具体的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应按照建筑、道路工程的水土保持规范要求执行。
(10)在石林公墓项目的开发过程保护好当地的鸟类资源,不仅对石林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可以成为重要的景观资源。从鸟类的种群的维持和增加角度来讲,生态类型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维护鸟类多样性,吸引更多的鸟类,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施工期间,尽量保留沿线区域植被多样性生境,维持溪岸、库岸的自然状态,保持生境的连通性;减少对现有林地、果林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度,以免由于植被生境的变化,而造成鸟类较大程度的迁离,以至导致区域农林虫害的发生。
■优化园区绿化建设,重视乔灌草生态环境的综合建设,使植被的层次多样化,尤其重视乡土树种的选择和应用,植物种类可以选择一些当地适生浆果物种;重视灌草丛植被的覆盖情况和自然恢复;林下的落叶不要清除,创造鸟类栖息、觅食与繁衍多样性的生态环境。
■加强管理,限制进入森林公园的车辆并禁鸣喇叭,严禁游人在陵园内高声喧哗,让鸟类在相对安静的区域中栖息;严禁打鸟、猎鸟的行为。因此,陵园的运营应该追求人与自然保护和谐的理念。
(11)其它综合对策措施。包括:加强与落实景区防火规划,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措施,严禁在园区内焚烧树叶修枝和垃圾,严禁园区随意携入火种与使用火种;加强管理与宣传,严禁游客攀枝、摘苗、林地践
--
--
踏等对植被生态有破坏性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加强园区生态保护意识宣传及明牌警示等。 7.2.2其他环保措施
(1)为了避免来祭祀活动烧香影响陵园空气质量,则应通过管理措施:在各墓区人流相对集中的位置,结合管理用房设置了15个室外焚烧炉(不包括安逸堂、佛堂前的焚烧炉),统一由管理员管理,满足丧属焚烧香纸的祭拜习俗需要,同时焚烧炉应尽量设置在下风口,以免对园区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焚烧炉周围的植物多选择抗烟、吸尘树种。此外陵园应积极倡导文明鲜花祭拜,逐渐消除传统祭拜陋习。
(2)固废防治措施:
① 固体废物收集方面:设置防渗漏的垃圾收集站,设置果皮箱,由专人捡拾游人乱丢弃的废物等。
② 固体废物处理方面:将收集在垃圾站的垃圾进行分类堆放,能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出售,一般生活垃圾定期清理。
③ 向前往祭拜的来宾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告示来宾不要随地乱丢固体废物。
--
--
第八章 劳动安全、消防、节能措施
8.1 劳动安全 8.1.1 设计依据和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全体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根据199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原劳动部第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的精神要求编制本篇章。
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有: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2、相关专业设计中有关安全技术的规范、规程。 8.1.2 不安全因素和职业危害分析
(1)自然危害因素:主要是暴雨、洪水、雷电、地震、暑热灾害等,若处置不当,即有可能产生建筑倒塌、设备损毁、人员伤亡等。
(2)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火灾、电气事故、停水事故、设备事故、坠落伤害等。防火灾是本项目的重点。
(3)职业危害主要有:生产过程中噪音影响及工作中受高温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