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 - 图文
自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44.
6. 在实验项目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九[九、采样实验],鼠标单击按钮,弹出实
验课题参数设置对话框。在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相应的实验参数后单击确认等待屏幕的显示区显示实验结果。 采样恢复
7. 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9-3和图9-4)。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
的DA1输出,输出Y1接A/D、D/A卡的AD1输入。输入U2接A/D、D/A卡的DA2输出, 输出Y2接A/D、D/A卡的AD2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8. 在实验项目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九[九、采样实验],鼠标单击
按钮,弹出实
验课题参数设置对话框并选择恢复框,在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相应的实验参数后单击确认,计算机完成采样,并由DA2输出到零阶保持器,进行采样恢复,恢复的波形由AD2采集并在显示区显示恢复的波形。 采样定理
9. 实验连线同采样恢复,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10. 在实验项目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九[九、采样实验],鼠标单击
按钮,弹出实
验课题参数设置对话框并选择恢复框,在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相应的实验参数后单击确认。验证采样定理实验过程:设置采样时间间隔为10mS、20mS、50mS、100mS,再查看零阶保持器恢复的波形,与源信号进行比较。 五、实验报告
1. 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X(t),Xh(t),Xh*(t)的波形图。 2. 讨论本实验是否符合香农采样定理。
自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45.
实验十 非线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非线性环节的特性。 2.掌握非线性环节的模拟结构。 二、实验仪器
1.EL-AT-II型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 2.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
1. 非线性特性的测量方法
非线性特性的测量线路如图10-1所示。三角波发生器的输出AD1接至被测非线性环节的输入端,而非线性环节的输出接至AD/DA卡的采集输入端DA1。这样运行软件,可以从软件界面上看到输入和输出波形。 ○
AD/DA卡
图10-1 非线性特性的测量电路
2. 三角波信号的产生
三角波信号如图10-2所示,是由软件编程后通过D/A转换后从DA1端输出,是一个周期从-5到+5V,然后从+5V到-5V变化的波形。 +5V
-5V
图10-2 三角波信号
○ ○ ○ 被测非线性环节 AD/DA卡 自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46.
四、实验内容
1.饱和特性、继电器特性和滞环继电器特性模拟电路及输出特性曲线。改变R1、R2、R3、R4的阻值,使a的值大于、等于、小于1,即可得到不同的模拟继电器特性。
图10-3 非线性环节特性
2. 死区特性模拟电路及输出特性曲线。改变R1、R2的阻值可改变死区宽度M。
图10-4 死区特性
五、实验步骤
1.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 [自动控制实验系统] 运行软件。
2.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3.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的DA1输出,电路的输出U2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4. 在实验项目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十[十、非线性实验]。
自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47.
5. 鼠标单击按钮,弹出实验课题参数设置对话框。在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相应
的实验参数后鼠标单击确认等待屏幕的显示区显示实验结果结果。 6.观测显示的波形及数据(由实验报告确定),记入表10-1中。 表10-1: 参数 非线性环节 R1 R2 R3 R4 特性曲线 理论值 实测值 理想继电器特性 饱和特性 死区特性 滞环特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