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8月)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
试(8月)试题
H:1 N:14 O:16 C:12
一、选择题(1—10题2分,11--20题3分,共计50分) 1.已知:①H2O(g) =H2O(l) ?H1=-Q1 kJ mol—1 ②C2H5OH(g) =C2H5OH(l) ?H2=-Q2 kJ mol—1 ③C2H5OH(g)+3O2(g) =2CO2(g)+3H2O(g) ?H3=-Q3 kJ mol—1
若使23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 ) A. Q1+Q2+Q3 B. 1.5Q1-0.5Q2+0.5Q3 C. 0.5Q1-1.5Q2+0.5Q3 D. 0.5(Q1+Q2+Q3)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室温下水为液体,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无水酒精为气体。先根据盖斯定律,写出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再利用比例式进行热量的求算。 3-②+③,得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生成【详解】根据盖斯定律,将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①×
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g)+3O2(g) =2CO2(g)+3H2O(g) ?H3=-(3Q1-Q2+Q3)kJ mol—1,23g无水酒精的物质的量为0.5mol,室温下其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5×(3Q1-Q2+Q3)kJ =1.5Q1-0.5Q2+0.5Q3kJ。 所以答案选择B项。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1.7g,则反应速率为( ) A. V(NH3)=0.02mol/(L·min) C. V(NH3)=0.17mol/(L·min) 【答案】B
【解析】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1.7g氨气是0.1mol,所以氨气的反应速率是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3.3 mol A和2.5 mol B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
3A(g)+B(g) 反应如下:
xC(g)
。因为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B. V(N2)=0.005mol/(L·min) D. V(H2)=0.03mol/(L·min)
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
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min),+2D(g),容器内压强变小,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 mol/(L·min) B. 平衡时,C的浓度为 0.125 mol/L C. 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20% D. 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 0.8 倍 【答案】C 【解析】
【详解】容器内压强变小,说明正反应是气体系数之和减少的反应,即4>x+2,x只能为1。?n(D)=0.1 mol/(L·min)×5min×2L=1mol,用三段式
3A(g)+B(g)
C(g)+2D(g)
起始:3mol 2.5mol 0 0 转化:15mol 0.5mol 0.5mol 1mol 平衡:1.5mol 2mol 0.5mol 1mol
1.5mol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L=0.15mol/(L·min),选项A错误;
5min0.5molB.平衡时,C的浓度为=0.25mol/L,选项B错误;
2L0.5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100%=20%,选项C正确;
2.51.5mol?2mol?0.5mol?1mol10D.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选项D错误。
3mol?2.5mol11答案选C。
4.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 mol·L-1,用石墨做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1 B.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6 mol电子 C. 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 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 【答案】A 【解析】
.
0.5L-【详解】A、Cu(NO3)2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N守恒可得n(KNO3)= 6.0 mol/L×2mol=1mol,所以c(K+)= c(KNO3)=
1mol=2mol/L,选项A正确; 0.5LB、电解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在阳极发生反应:4OH--4e-=2H2O+O2↑。n(O2)=
22.4L=1mol。则转移电子4mol,因此选项B错误;
22.4L/molC、在阴极首先发生反应:Cu2++2e-=Cu,然后发生:2H++2e-=H2↑。由于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得到电子2mol,则产生Cu转移的电子也是2mol,产生Cu 1mol。所以选项C错误;
D、因为在反应过程中放电的OH-的物质的量与H+及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因为电子转移4mol,所以电解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也是4mol,所以c(H+)=D错误; 答案选A。
5.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 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会移向负极 D. 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 【答案】D 【解析】
【分析】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D.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也可以是非金属导体等。
【详解】A.原电池反应中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选项A正确;
B.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选项B正确; C.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选项C正确; D.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不一定都是金属,可以是一极为较活泼金属,另一极为石墨棒等,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4mol=8mol/L ,所以选项0.5L
6.生物燃料电池(BFC)是以有机物为燃料,直接或间接利用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类特殊的燃料电池,其能量转化效率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C1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H5OH+3H2O-12e-=2CO2+12H+,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1极为电池负极,C2极为电池正极 B. 电子由C2极经外电路导线流向C1极 C. 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D. 该生物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乙醇燃料电池中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其中燃料被氧化,其在原电池的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为:C2H5OH+3H2O-12e-=2CO2+12H+;助燃剂(氧气)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以此解题。
【详解】A.根据题给电极反应式知,C1极为电池负极,C2极为电池正极,A项正确; B. 电子由负极C1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2极,B项错误;
C.C2极为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C项正确;
D. 该生物燃料电池为乙醇燃料电池,其总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D项正确; 答案应选B。
7.可逆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2NO2?2NO?O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V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消耗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消耗2n mol 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中
n?O2?n?NO?不变;
⑤NO2的消耗速率与NO的生成速率相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