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课内文言文《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课内文言文《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5:51:01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课内文言文《陋室铭》《爱莲说》《五

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 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34---44课时 1理解并积累常用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2准确通顺的翻译重点语句。 教学目标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能够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4将知识活用,灵活迁移 1理解并积累常用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重 点 2准确通顺的翻译重点语句。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能够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难 点 4将知识活用,灵活迁移 学法指导 学 习 过 程 第3、4课时:《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三篇的复习。 这三篇文章主旨一致,体现人物的洁身自好,高洁傲岸的品质,因此放在一起复习,有利于主旨的比较和理解。 第一步:学生自主复习。 第二步:学生自查 第三步:知识梳理 第四步:检查巩固 第一板块:解释重点词语(此类或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 灵: 2、斯是陋室 斯: 3、惟吾德馨 德馨: 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乱: 5、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妖: 3、不蔓不枝。 蔓:枝: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教具准备 学生活动与补充 出名 成为灵异的水 这 美好的品德 使……乱。 使身体劳累。 多 洗 美丽而不端庄 长枝蔓。长枝节 亲近而不庄重 少 应当 一来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 6、宜乎众矣。 宜: 1、造饮辄尽 造: 2、箪瓢屡空,宴如也 如: 3、兹若人之俦乎 俦: 4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 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 6、每有会意 会: 第二板块:翻译重点的句子 陋室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孔子云:“何陋之有?”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爱莲说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五柳先生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第三板块:对课文理解的梳理: 陋室铭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爱莲说 1、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柳先生 1、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是指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平和、旷达的性格。 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3这三篇文章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若 类 类 地方 领会 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莲是花中的君子。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1(他)喜欢读书,(却)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2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1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 2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3.都表现作者高洁傲岸淡泊名利的品行;写法不同:前二者是托物言志,后者是直抒胸第四板块:练习巩固 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案牍之劳形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二)[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 . ②人不堪其..忧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3.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 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 (4)亭亭净植 ..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 直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3.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 4.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课内文言文《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 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34---44课时 1理解并积累常用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2准确通顺的翻译重点语句。 教学目标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能够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4将知识活用,灵活迁移 1理解并积累常用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重 点 2准确通顺的翻译重点语句。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能够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难 点 4将知识活用,灵活迁移 学法指导 学 习 过 程 第3、4课时:《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三篇的复习。 这三篇文章主旨一致,体现人物的洁身自好,高洁傲岸的品质,因此放在一起复习,有利于主旨的比较和理解。 第一步:学生自主复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