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秋期《概论》复习思考题

秋期《概论》复习思考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3:49:28

6.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7.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 9.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10.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13.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14.创新就意味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和超越。

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和《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两大标志。

16.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7.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18.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 19.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0.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根本的根据是 (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3. 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一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 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 5. 中国革命的动力不包括以下的( )。

A.官僚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敌人是(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蒋介石集团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 )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 C.打土豪分田地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 )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没收四大家族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的财产归人民所有 D. 没收一切私有财产归全民所有 9.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核心是( )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10.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11.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 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

12.毛泽东明确提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在( ) A、1935年瓦窑堡会议 B、1947年10月全国土地工作会议 C、1947年的十二月会议 D、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社会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民粹主义

1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 )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15.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B、议会制 C、委员会制 D、政治协商制

1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包括(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

C.没收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2.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敌人有(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4.1948年毛泽东明确将官僚资本主义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又一对象,是因为( ) A.它是资本主义 B.它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C.构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 D.它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5.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这种说法理解正

确的是( )

A.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 B.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大资产阶级依附于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所豢养,是革命的对象 C.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D.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资产阶级基本上是劳动者,不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 6.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和分析正确的有( )

A.中国共产党同资产阶级建立和被迫分裂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动摇性

C.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买办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部分 D.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对资产阶级要既联合又斗争

7.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

A.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的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C.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是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D.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8.中国官僚资本主义具有( )

A.买办性 B.封建性 C.民族性 D.垄断性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三、判断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是社会主义革命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3.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4.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封建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5.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前者是必要准备,后者是必然趋势。 6.《论持久战》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方针是:基本的是运动战,但不放弃战术配合上的游击战

7.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有着深刻认识,党认为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8.根据党内矛盾的性质来决定的解决党内矛盾的好办法,同时也是党的优良作风的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性质是 ( )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主要矛盾是( )。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5. 以下哪种经济不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 )。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6.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重要方法是( ) A.和平赎买 B.互助合作 C.联产承包 D.一化三改 7.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 ) A.集体经济 B.国营经济 C.混合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8.1953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辩证统一 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

D.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0.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 )

A.四马分肥 B.定股定息 C.无偿没收 D.核价收购

11.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其中第二步是组织( )

A.农业生产变工队 B.农业生产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2.我国在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利用、限制、改造

C.和平赎买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B.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C.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 D.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2.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 (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积极引导,逐步过渡 C.采用和平方法 D.国家资本主义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三改”是指( ) A.对官僚资产阶级的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对农业的改造 D.对手工业的改造

搜索更多关于: 秋期《概论》复习思考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6.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7.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 9.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10.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13.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14.创新就意味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和超越。 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和《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两大标志。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