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版)普通生物学总复习

(完整版)普通生物学总复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4:19:26

普通生物学总复习

名词解释:

1、 原核细胞: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膜包被的一大类细胞。不含膜包被起来的细胞器。

2、 真核细胞:细胞核具有明显的核被膜包被的细胞。细胞质中存在膜包被的细胞器。

3、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4、协同转运:指专一转运一种溶质的泵又间接地推动其他电解质的主动转运。 5、主动运输:特异性运输蛋白消耗能量使离子或小分子逆浓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6、被动运输:离子或小分子在浓度差或电位差的驱动下顺电化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7、胞吞作用:通过质膜内陷形成膜泡,将物质摄入细胞内的现象。包括吞噬和胞饮。

8、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拉下分向两极,从而产生两个染色体数和遗传性相同的子细胞核的一种细胞分裂类型。通常划分为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阶段。 9、无丝分裂:在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也不形成纺锤体,细胞核直接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分裂类型。多见之于某些原生生物,如纤毛虫等。

10、细胞凋亡: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程序性死亡。

1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包含G1期、S期、G2期、M期四个阶段。 12、神经调节: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机体调节方式 。 13、体液调节:体内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如激素),可通过体液或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特定的组织起作用,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

14、种群:物种在它分散的、不连续的居住场所或地点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单元 15、群落:是一定地区中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16、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7、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 18、生态位:每一个物种在群落内都占有一定范围的温度、水分、光照以及时间、空间资源,在群落内具有区别于其他种群的地位和作用。种群的这一特征称为生态位。

19、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它是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

代的个体,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

20、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

物侵入的状态。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可能有大题)。 21、特异性免疫:是在主体的寿命期内发展起来的,是专门针对某个病原体的免疫。

小知识点:

免疫: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判断题:

1、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CO2. ( 错) 2、植物体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两者循环交替发生。( 错) 3、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而暗反应则发生在类囊体膜上。(错 )

4、根据在光合作用中作用的不同,光合色素可分为作用中心色素和聚光色素。(对 )

5、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在暗反应中被释放。(错 ) 6、常见的苔藓植物是配子体。(对 ) 7、常见的蕨类植物是配子体。( 错) 8、食用和药用的白果是银杏的果实。(错 )

9、腔肠动物是真正的两胚层多细胞动物,出现了原始的梯状神经系统(错 )。 10、最早出现两侧对称体制和中胚层的动物是线形动物(错 )。 11、线形动物具有假体腔,并出现了完整的消化管道(对 )。

1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首次出现了专职的呼吸器官,但其循环系统效率不高,全都属于开管式循环(错 )。

13、环节动物是最早出现身体分节和真体腔的动物(对 )。 14、环节动物出现了后肾管和网状神经系统(错 )。

15、节肢动物因其具有分节的附肢而得名,与环节动物相比,在形态和功能上都有较高的分 化,称为同律性分节(错 )。 16、马式管是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肠壁外突形成的,能很好回收水分的排泄器官(对 )。

17、棘皮动物属于原口动物,因内骨骼突出体表形成棘状突而得名(错 )。 18、尾索动物仅尾部有脊索,而头索动物仅头部有脊索(错 )。 19、鱼类无颈部,单循环,成体的排泄器官为后肾(错 )。 20、软骨鱼类的雄性具有交配器,可以进行体内受精( 对)。 21、两栖动物是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第一支动物类群(对 )。 22、爬行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羊膜,摆脱了生殖过程中对水的依赖而成为完全陆生的脊椎动物(对 )。

23、现代鸟类无齿,无膀胱,视觉和嗅觉都很发达(错 )。

24、哺乳动物是有原始鸟类进化来的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动物高级脊椎动物(对 )。

25、现代的猿类有长臂猿、黑猩猩和猩猩等,其中猩猩与人类的亲源关系最近(错)。

26、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区别于现代猿类的一个重要特征(错 )。

27、真菌是真核生物,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营异养生活。(对) 28、植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对) 29、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与其它多细胞动物有很大的差异,可能具有独立的起源(错 )。

30、动物进化的趋势之一是身体形态由两侧对称向辐射对称进化(错 )。 31、海绵动物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因体表多孔洞,故又称多孔动物( 对)。 选择题: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2_。

(1)属 (2)种 (3)品种 (4)科 2、传统的五界分类系统不包括_4_。 (1)原核生物界 (2)原生生物界 (3)真菌界 (4)病毒界

3、Pseudomonas transluces、Pseudomonas syringae、Pseudomonas propanica是相同_3_的生物。

(1)目 (2)科 (3)属 (4)种 4、木耳属于_3_。

(1)地衣 (2)藻状菌 (3)担子菌 (4)子囊菌 5、1__是裸子植物的特征。

(1)胚珠裸露 (2)木质部具筛管 (3)双受精现象 (4)形成果实 6、下列不属于真菌的是_4_。

(1)灵芝 (2)青霉 (3)啤酒酵母 (4)变形虫 7、下列对蕨类植物描述正确的有_3、4_。

(1)植物体呈两侧对称 (2)双受精现象 (3)根状茎内有维管组织(4)营养叶上排列整齐的孢子囊群

8、下列对被子植物描述不正确的有4__。 (1)具有典型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3)子房发育成果实 (4)松树、紫荆都是被子植物

9、下列不属于藻类植物的是_4_。

(1)海带 (2)紫菜 (3)水绵 (4)金鱼藻 10、循环系统最先在(4 )中出现

(1)腔肠动物 (2)节肢动物 (3)鱼类(4)环节动物 (5)软体动物 11、呼吸系统最先在(5 )中出现

(1)腔肠动物 (2)节肢动物 (3)鱼类(4)环节动物 (5)软体动物 12、脊索动物具有( 1、3、4)等基本特征

(1)脊索 (2)神经索 (3)鳃裂 (4)神经管 13、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有(1、4 )

(1)娃娃鱼 (2)鲫鱼 (3)鲸鱼 (4)田鸡 (5)衣鱼 (6)黄鳝 14、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有(2、6 )

(1)娃娃鱼 (2)鲫鱼 (3)鲸鱼 (4)田鸡 (5)衣鱼 (6)黄鳝 15、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鸟类的有(1、3、4、5、6 )

(1)原鸡 (2)田鸡 (3)鸳鸯 (4)鸵鸟 (5)麻雀 (6)企鹅 16、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哺乳类的有(1、2、3、4 )

(1)虎 (2)狐狸 (3)鲸鱼 (4)袋鼠 (5)蜥蜴 (6)中华鳖

17、下列各种动物中,具有假体腔的有(1 ) (1)蛔虫 (2)蚯蚓 (3)蚂蝗 (4)涡虫

18、圆口动物是原始的脊椎动物,其原始性表现在( 1、5、6) (1)无上下颌

(2)有成对的附肢 (3)自由生活

(4)有上下颌 (5)没有成对的附肢 (6)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19、、下列哪些植物是被子植物1__。

(1)棉花 (2)银杏 (3)苏铁 (4)雪松 第六章、生物与环境 判断题:

1、自然种群具有三个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对 ) 2、种群的空间分布类型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对 ) 3、环境资源是有限的,种群不可能长期连续呈指数式增长。(对 )

4、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种群个体的数量基本都是稳定的,种群的数量在环境承受容量K值上下波动。(对 )

5、由于对资源不平等的利用,两个物种竟争的结果会导致利用资源能力较弱的物种种群数量下降,激烈的竟争甚至可导致一个物种从该区域完全被排除。(对 ) 6、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是一种竟争的关系。(错 )

7、能量通过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由低向高流动时逐级增加,形成能量金字塔。(错 )

8、种群增长曲线是一条向着环境负荷量极限逼近的S形增长曲线。(对 ) 9、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或遭灭(对 )

10、从陆地上看,凡是水的循环越活跃的地方,生命的活动就越活跃。(对) 11、人工改造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不稳定的。(对 ) 12、可持续发展总体策略的内容包括人口、生产和环境保护3方面的多项政策和行动计划 (对 ) 选择题:

1、所有生态系统都可以区分为四个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_1__。 (1)非生物环境 (2)温度 (3)空气 (4)矿质元素 2、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_4_。 (1)动物 (2)真菌 (3)酵母菌 (4)绿色植物 3、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_4_。

(1)北方针叶林 (2)温带落叶林 (3)温带草原 (4)热带雨林

大题

1、简述生物的统一性(生命的的基本特征)

答:特定的组构、新陈代谢、稳态和应激性、生殖和遗传、生长和发育、进化和适应。(简单阐述)

2、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什么?怎么以此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答:遗传的三大定律为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和连锁互换定律。 分离定律:决定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必须互相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独立分配定律:具有不位于同一条染色上的两对以上的基因亲本杂交,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互相分离,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自由组合。 连锁交换定律:具有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随所在染色体相伴传递给子代称为连锁,同时在形成配子是出现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产生新类型。

搜索更多关于: (完整版)普通生物学总复习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普通生物学总复习 名词解释: 1、 原核细胞: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膜包被的一大类细胞。不含膜包被起来的细胞器。 2、 真核细胞:细胞核具有明显的核被膜包被的细胞。细胞质中存在膜包被的细胞器。 3、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4、协同转运:指专一转运一种溶质的泵又间接地推动其他电解质的主动转运。 5、主动运输:特异性运输蛋白消耗能量使离子或小分子逆浓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6、被动运输:离子或小分子在浓度差或电位差的驱动下顺电化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7、胞吞作用:通过质膜内陷形成膜泡,将物质摄入细胞内的现象。包括吞噬和胞饮。 8、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拉下分向两极,从而产生两个染色体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