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8份试卷合集】安徽省马鞍山市2018-2019学年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分析】
氢氧化钠变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就是检验药品中是否有碳酸钠。 【详解】
A、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如果有气体产生,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则样品已变质,反之没有变质,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呈碱性,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两者都变红色,无法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不能检验样品是否变质,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呈碱性,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地无法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不能检验样品是否变质,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易溶于水,虽然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但也无法区分没有变质和部分变质两种情况,因为这两种情况都含有氢氧化钠,溶于水都会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情况有三种:1、没有变质;2、部分变质;3、全部变质。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而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热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且放出热量,故B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且都能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白烟与白雾的区别,白烟指的是固体小颗粒,而白雾指的是小液滴。 9.C、CO2和CO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关于C、CO2和CO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完全相同 ②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③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④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一氧化碳可以用来炼铁 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而亡 ⑦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是酸 ???CO的方向转化 ⑧通过化学反应,三者可以按照C→CO2???以上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
B.②⑤⑥⑧
( ) C.②④⑥⑦
D.③④⑤⑦
①物质化学性质是由分子决定,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组成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①不正确; ②固体二氧化碳升华时,吸热热量,降低环境温度,有利于水的凝结,可以用于人工降雨,②正确; ③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属于同一种物质,化学性质相似,③不正确; ④二氧化碳不具有毒性,④不正确;
⑤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以将铁矿石还原为铁单质,⑤正确;
⑥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阻碍氧气的输送,造成缺氧中毒而亡,⑥正确;
⑦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后,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不是二氧化碳是酸引起的,⑦不正确; ⑧碳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⑧正确;
所以②⑤⑥⑧正确,故选B。
10.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 A.化合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A错;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C错;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 故选:B。
11.常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高温 Si+4HCl,该反应属于( )
D.以上都不是
食物 pH 香蕉 4.5~4.6 草莓 3.0~3.5 牛奶 6.3~6.6 鸡蛋清 7.6~8.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香蕉和草莓均显酸性 C.香蕉比草莓的酸性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香蕉和草莓的pH都小于7,显酸性,正确; B、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错误;
C、香蕉的pH为4.5~4.6,草莓的pH为3.0~3.5,香蕉的pH比草莓的pH大,香蕉比草莓的酸性弱,错误;
D、香蕉和草莓均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香蕉和草莓,多食碱性食物,错误。故选A。 【点睛】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1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氮气 B.稀有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气体变暖是当今世界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地人类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___(填序号) A CO2+H2O=H2CO3 B 6CO2+6H2OB.牛奶和鸡蛋清均显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食香蕉和草莓
光照C6H12O6+6O2
C CO2+C高温2CO D CO2+2NaOH=Na2CO3+H2O 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
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2CO2+6H2=4H2O+X,则X的化学式为___。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③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答案】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的破坏 B C2H4 ①③ 【解析】 【详解】
(1)近年来,现代工业快速发展,使用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同时由于资源开发不合理,森林受到破坏,光合作用效率降低,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
(2)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B正确。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X的化学式为C2H4。
(4)①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节约化石能源,所以正确; ②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不切合实际,所以错误; ③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所以正确。
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的破坏;(2)B;(3)C2H4;(4)①③。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同学们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做好此题。
14.春天来了,小张同学和小伙伴们一起骑着单车去踏青。经过本次踏青之旅,同学们对化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踏青所用物品中,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属于合金的是_____。 (2)野餐中,折叠椅支架使用铝合金,是利用其_____性质。
(3)经过一条清澈的小溪,小军取了少量溪水,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振荡现察到_____现象,说明该溪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