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2份试卷合集】安徽省合肥庐阳区六校联考2021届语文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个字。(6分)
① ,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② 。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 光年。 ③ , 而是度量距离的极大单位。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必须从阅读空间的打造开始。一些家长往往将幼儿的卧室与阅读空间混为一谈,其实,卧室是提供幼儿休息的地方,却不是一个适宜的阅读空间。真正的阅读空间,要有绝对安静的空间环境、舒适便利的阅读配置、浓厚的阅读气氛。只有在这样的空间里阅读,幼儿的内心才会平静,沉入书中。 ①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一定要从阅读空间的打造开始。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年来,很多书法名家走进校园,俯下身来教幼童习字;各种中小学生书法比赛次第进行,产生了众多小小书法家;有的学校以书法为特色,将德育、美育贯穿其中。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提笔书写的时间很少,练习书法占用了学生太多课内外时间,得不偿失。 对这样的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 参考答案
1. C(A指的是所能传达的情意和所要传达的情意不完全符合。B张冠李戴,让人感到痛苦的是说话时用完整
的句子,显得迂阔可笑。D从“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等处可知,语言等才是象征体系,声音、表情、动作是象征原料。) 2. B(证明的是乡土社会表情达意时选择语言舍弃文字的合理性。) 3. D(是因为有表情、动作等更直接的象征原料可以会意。)
4. B(烘托小乌依笑容之美。)
5. ①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游戏,象征着爱情的美好; ②对族里羊群数目的确认,表明物质上的贫穷;
③戈桑失眠后的举动,暗示传统的草原生活方式在现代工业文明前的溃败与萎缩;
④戈桑无绵羊可数而数汽车,包含着对草原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其消逝的无奈。(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
三点4分,四点5分。只答出事实而没有内涵不给分。)
6. 特点:①时间的突然跳转。由讲述少年戈桑的故事,突然转到老年戈桑的画面。②片段化。只撷取爷孙睡
前的细节进行描写。(每点1分,共2分)
表达效果:①时间跳转,交代草原毁灭的结局,使情节完整。②用戈桑老年生活的片段与少年生活场景形成照
应和对比,渲染忧伤的气氛,深化了主题。③时间的突然跳转,打破了之前的线性叙事结构,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体验。④片段化的描写,节省大量笔墨,言简义丰,耐人寻味。(每点2分,时间的跳转和片段化的表达效果各任答1点即可,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7. B(“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在野外获得蜂蜜的时间,埃及人养蜂的时间文中没有交代。)
8. CD(答对1项给2分,2项给5分。A“毁灭性的打击”“全球性的饥荒”言之过重。B归因错误,主要原因
是蜜蜂“大规模家养”;另,“其他传粉昆虫不具备”错,原文最后一句是“蜜蜂等昆虫”。E“替代蜜蜂的所有功能”错,原文说的是“实现蜜蜂的授粉功能”,而且蜜蜂酿蜜功能“机器蜂完全不可能取代”。) 9. ①扩大家蜂饲养规模; ②加强本土野生蜜蜂的保护; ③采用人工授粉;
④加快完善“机器蜂”和无人机授粉技术。(每点1分,共4分) 10.C
11.A(“六艺”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学问和技能。) 12.B(他去了,从“再迁为太史令”可知。)
13.(1)(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
去应召。(“精思”“乃”“奇”“不应”各1分,句意1分。)
(2)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相符,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这件事。(“之”“合契”
“自”“未之有也”各1分,句意1分。)
14.BD(答对1项给2分,2项给5分。B“青春”指春天,不是指人生的青春;也没有“等待”之意。D“渠”
是“它”的意思;“爱暖凉”是指万物有的喜暖,有的爱凉。)
15.①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和自由。红叶喜暖,青苔爱凉,都出自它们内心的选择,而一个“随”
字,道出了对不同选择的尊重和肯定。(3分)
②人要安于自己的选择,不必羡慕他人。青苔生于阴凉之地,不知斜阳为何物;对红叶的反问中,流露出一种
安然自适的态度。(3分)
16.(1)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7.C(①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②残羹冷炙:
吃后剩下的菜汤和饭食。③负荆请罪: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④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⑤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⑥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18.D(A不合逻辑,应将“生活中买东西时的讨价还价”和“工作中出现分歧时的争执”互换。B中途易辙,
前一分句陈述对象是“我们”,但没有谓语进行陈述,就变换陈述对象为“形式”了;可将“我们在欣赏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时”改为“中国古代戏曲作品中”。C搭配不当,“街谈巷议”后加“的素材”。)
19.B(A内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B抱恙:抱病、欠安。C垂询:敬辞,称别人(对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
问。D璧还:敬词,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
20.示例:①因为宇宙辽阔无垠 ②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 ③光年不是度量时间的单位 (每句2分,共6分)
21.示例:②阅读空间不一定要绝对安静。
③不一定要在这样的阅读空间里阅读,幼儿的内心才平静。(每处2分,全对给5分) 参考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总是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
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相符,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这件事。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典章制度;又有很多豪族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查知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治清明。(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