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学案设计
2017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
学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教材特点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地震中的父与子》通过讲1994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展现了爱的奇迹。《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勤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我已渴望至极的《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母爱的深沉。课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了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表现了父母之爱的不同方式。《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孩子感冒发烧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
说明冷漠也是一种爱。
本单元这种“爱”的情感贯穿始终,父母爱的角度、方式、表现虽然不同,但都源于对孩子的爱。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发现、体会、享受、回报各种不同的爱。另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每天都被爱包围着,可他们常常忽视这些平常的爱,总是从主观的角度去认识、处理这些爱,因此在教学本组课文的时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主观体验,在朗读中感受爱,在辩论中明析爱,在想象中升华爱,从而学会主动去爱父母、爱他人。
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能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侧重于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进而感悟人世间最伟大的爱。
学生在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里这方面的细节描写上比较欠缺,因此教师要利用本组教材优势,结合文本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指导和训练。在得言中得意。 学习目标
1、 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2、 学习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紧紧扣住“父母之爱” 这一专题,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反复品味,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再现情境,体验文本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4、 在感受爱的同时学会回报爱。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再现情境,感受各种不同形式的爱的真谛。 难点:
依托教材,学习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课前,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 2.搜集汶川地震中伟大的父亲图片和简单事迹。 3.学生预习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设计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 设计者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的事? 3.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与子?文中的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