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析)
A.据图可推测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R基上的氨基有15个 B.该肽链水解时,水中氢的去向是形成氨基
C.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378个密码子 D.GFP是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并由高尔基体分泌的 答案A 解析柱形图显示:游离羧基总数和游离氨基总数均为17个,R基上的羧基数目为15个,而蛋白质分子中的羧基总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目,氨基总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目,所以该蛋白质含有17-15=2条肽链,R基上的氨基有17-2=15(个),A项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时,脱去的水中的H来自氨基和羧基,所以该肽链水解时,水中氢的去向是形成氨基和羧基,B项错误;该蛋白质由126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每个氨基酸由1个密码子编码,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因此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127个密码子,C项错误;GFP(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结构蛋白,由核糖体合成,但不需要高尔基体分泌,D项错误。
10.(2019湖北荆门模拟)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 ℃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小麦种子萌发时能产生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同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所以试管乙比试管甲含有的还原糖多,出现砖红色的程度高于甲,而丙中的淀粉没有
分解,因此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但斐林试剂本身的颜色为蓝色。所以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二、非选择题
11.韭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下图是同学们画出的韭菜细胞中部分元素及其构成化合物关系图(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和②都是生物大分子,则①的合成场所是 ,已知②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则②可能是 。
(2)若③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则它的合成与 (填“吸能”或“放能”)反应相联系。若④存在于叶肉细胞,则其功能是 。
(3)为检测韭菜根细胞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同学们将根切成薄片进行实验。甲同学将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苏丹Ⅳ染液染色3分钟后又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中有红色脂肪颗粒;乙同学将韭菜根切成的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直接观察颜色变化。乙同学的目的是检测根细胞中是否存在 ,可通过 来判断细胞中是否存在该物质及含量的多少。
答案(1)核糖体 淀粉和纤维素 (2)放能 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3)洗去浮色 还原糖 是否出现砖红色及颜色的深浅
解析(1)①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则①最可能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②是由C、H、O组成,且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因此②可能是淀粉和纤维素。(2)若③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且由C、H、O、N、P组成,则③可能是ATP,其合成需要能量,与放能反应相联系。④是由C、H、O、N、Mg组成,若④存在于叶肉细胞,则其可能是叶绿素,其功能是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3)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然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中有红色脂肪颗粒,用斐林试剂的目的是检测韭菜根细胞中是否存在还原糖,可通过是否出现砖红色及颜色的深浅来判断细胞中是否存在该物质及含量的多少。
12.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图甲为糖类的概念图,图乙是某种需要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在该过程中起重要
作用。泛素激活酶E将泛素分子激活,然后由E1将泛素交给泛素结合酶E2,最后在泛素连接酶E3的指引下将泛素转移到靶蛋白上。这一过程不断重复,靶蛋白就被绑上一批泛素分子。被泛素标记的靶蛋白很快就送往细胞内一种被称为蛋白酶体的结构中进行降解。整个过程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如果某种单糖A为果糖,则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是 。如果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③作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则物质③是 。 (2)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是尿嘧啶,则形成的物质②
是 ;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④,其中的碱基是胸腺嘧啶,则某种单糖A是 。
(3)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根据图乙材料可推测出蛋白质的一项具体功能
是 。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物质。
(4)细胞内E1、E2、E3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其原因是 。 答案(1)蔗糖 纤维素
(2)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3)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 糖类
(4)各种酶的催化功能不同是由其分子结构所决定的
解析(1)1分子果糖与1分子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是蔗糖。作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的物质③应该是纤维素。(2)1分子单糖A(核糖)、1分子磷酸和1分子尿嘧啶结合形成的物质②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1分子单糖A、1分子磷酸和1分子胸腺嘧啶结合形成的物质④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则该单糖A是脱氧核糖。(3)图乙材料中的酶E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据此推测出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4)细胞内E1、E2、E3为不同的酶,它们的催化功能不同是由其分子结构所决定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