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海洋大学复试食品化学试题库答案
1、啤酒冷混浊的成因及消除方法。
答:在低温(0℃)下保存的啤酒出现失光、雾浊现象,但当把啤酒加热到 20℃以上时
其混浊会减少或消失,此称为冷混浊或可逆混浊。这是由于麦汁和啤酒中存在较多的β-球
蛋白、δ-醇溶蛋白在合适的温度下与水形成氢键呈水溶性,当温度较低时与水结合的氢键断
裂又与多酚氢键相连形成小颗粒而析出, 由于其与多酚形成的氢键是以弱氢键相连。 当啤酒
加热到 20℃以上时弱氢键断裂,这时啤酒失光消失,蛋白质又与水结合重新形成水溶液。
2、食品中水分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答: 主要有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这二种方法。 水分含量主要反映了食品中游离水的多少,
他和食品腐败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但是不同类型的食品中水分含量相同,但是它们的
腐败性显著不同,因此,水分含量不是一个腐败性的可靠指标。水分活度能反映水与各种非 水成分缔合的强度。它与微生物生长和许多降解反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成为一个产品
稳定性和微生物安全的有用指标。
3、食品中氨基酸在烘烤时下降的可能途径。 美拉德反应,赖氨酸严重损失;
Strecker 降解作用使氨基酸脱氨脱酸; 高温热降解;
硝酸盐反应,生成亚硝胺等。 4、乳化剂有哪些功能?
答:控制脂肪球滴聚集,增加乳状液稳定性; 在焙烤食品中减少老化趋势,以增加软度; 与面筋蛋白相互作用强化面团;
控制脂肪结晶,改善以脂类为基质的产品的稠度。 5、食品添加剂的要求。
答:食品添加剂必须证明是安全的,它们必须有确切的规格和能提供以下四种功能中的一 种或几种:
a) 保持营养质量;
b) 为具有特殊膳食需要的消费群的食品提供必需的配料; c) 有助于保持食品质量或改进食品感官品质;
d) 提供一种操作助剂。 6、多酚类的理化性质。
答:有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对热、酸较稳定,160℃油脂
中 30 min降解 20%。 pH 值 2-8 之内稳定,pH≥8和光照下易氧化聚合。遇铁变绿黑色络
合物。略有吸潮性,水溶液的 pH 值在 3-4之间,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
25 四,论述题(总40分,每题10分) 1, 酶对食品风味形成有何影响?
答:酶对食品风味形成有主要作用,其中水解酶类和氧化酶类影响最大。如多糖及蛋白质
的水解有助于滋味的鲜爽甜醇、糖苷的水解有助于苦味的减轻等;多酚类的氧化将产生有色成
分、脂肪的氧化对香气有重要的作用,如刚刚捕获的鱼和海产品具有令人愉悦的植物般的清香
和甜瓜般的香气,就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经酶促氧化的结果。 2, 举例论述海洋多糖在食品中应用现状及前景。 答:(1)海藻酸盐:海藻酸是从褐藻中提取的,常以钠盐形式存在。海藻酸是由β-1,4
-D-甘露糖醛酸和α-1,4-L-古洛糖醛酸组成的线性高聚物。海藻酸盐与钙离子形成的凝
胶是热不可逆凝胶,具有热稳定性,脱水收缩少,因此可用于制造甜食凝胶,无需冷藏,也可 用作汤料的增稠剂;海藻酸盐还可与食品中其他组分如蛋白质或脂肪等相互作用,用于重组食
品的制造;高含量古洛糖醛酸的海藻酸盐与高酯化果胶之间协同凝胶,是热可逆凝胶,应用于 低热产品。
(2)卡拉胶:是由红藻通过热碱分离提取制得的非均一多糖,它是一种由硫酸基化或非硫
酸基化的和3,6-脱水半乳糖通过α-1,3-糖苷键和β-1,4-糖苷键交替连接而成。卡拉
胶同牛奶蛋白质可以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凝胶强度增强;低浓度的κ-卡拉胶与牛奶蛋白中
κ-酪蛋白相互作用,形成弱的触变凝胶,可以悬浮巧克力牛奶中的可可粒子,也可以用于冰 淇淋和婴儿配方奶粉等;卡拉胶可通过加入半乳甘露聚糖改变凝胶硬
度,增加弹性,代替明胶
制成甜食凝胶,并能减少凝胶的脱水收缩;卡拉胶可与半乳甘露聚糖或CMC 复配应用于冰淇
淋;卡拉胶还可应用于肉制品中,可替代部分动物脂肪,所以卡拉胶是一种多功能食品添加剂。
3, 脂类氧化途径及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答:脂类氧化途径有自动氧化、酶促氧化和光敏氧化。
脂类的自动氧化遵循自由基链反应机理,氧化产物很多,除了饱和与不饱和的醛类外,还
有酮类、酸类以及其他双官能团氧化物,产生令人难以接受的臭味。脂类的光敏氧化是通过稀
反应进行氧化,不产生自由基,双键的顺式构型改变成反式构型,与氧浓度无关,不受抗氧化
剂的影响。反应得到氢过氧化物。脂类的自动氧化所产生的自由基以及光敏氧化产生的氢过氧
化物会促使一些成分的氧化,对食品的色香味将有重要的影响。脂类的酶促氧化,也会产生许
风味成分,如食用香菇的特征香味。刚刚捕获的鱼和海产品具有令人愉悦的植物般的清香和
甜瓜般的香气。这主要来自于 C6 、C8 、C9 醛类、酮类和醇类化合物,这就是长链多不饱和 26 脂肪经酶促氧化的结果。
4, 影响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其安全性? 答:(1)影响植物性食品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受土壤的肥力、植物的遗传学、生长环 境及肥料等影响。
(2)影响动物性食品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动力的健康状况、饲料、水源等。
(3)加工对食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滤沥和物理分离能将矿物质从食品中除去;谷
物的研磨是食品中矿物质损失的最重要因素;乳酪加工中,钙随乳清的排去而流失。加工所用
水质、添加剂及机械等使用不当会使加工产品中矿质元素增加。 安全性保证措施:可采取强化的方法以保证人们对有益元素有足够的摄入时,应严格按有
关规定进行,最好应用天然的有机态的矿质,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对于重金属元素的安全性
控制方面,应加强环境安全以保证原料的安全性,应加强加工及贮运
方面的安全,以保证不受 其污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