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1牛一律
天津三中2013级高一物理必修1学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年 月 日
【学习课题】§4。1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材料】必修一 P67---71 【学习目标】
1. 知道牛一律是怎样总结出来的,知道什么是理想实验。
2. 理解牛一律的内容。能够分辩力、惯性、速度这几个不同的概念 3. 能够应用牛一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课堂小结】
1.牛一律是怎么总结出来的?什么是理想实验?
2.牛一律的内容是什么?
3.力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4.力、惯性、速度这三个概念的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课后作业】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后越难停下来,表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宇宙飞船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没有惯性 D.乒乓球可以被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
2.1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 A.等效替代 B.实验归纳 C.理想实验 D.控制变量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旦开始运动,便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4.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 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 渐改变至零,如图1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 图1
了说明 ( )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B.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5.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的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
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
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小了 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些会改变它的惯性 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
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行驶目的
6.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一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原处,这是因为 (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
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我的反思】
学习目标是否完成(“是”或“否”) 预习问题是否解决(“是”或“否”) 课堂没理解的地方: 作业中的问题: 本节的收获: 学习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