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动物学笔记

普通动物学笔记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1:26:19

最重要的机能,通过血红蛋白运输二氧化碳

调节生成率来适应环境变化:高原缺氧,为了运送更多的氧,红细胞数量增加 我在高原的感受,最初难受,因缺氧感到非常不适,逐渐适应,肯定红细胞增加。

失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因子,进入血液,作用于α球胆白,产生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骨髓→红细胞生成

组织液中的水分和电解质渗入血管,肝脏加速血浆蛋白的合成。 一次抽血200-300毫升,17个月后恢复

白细胞和免疫机制

白细胞的各种类型,参与机体的免疫

免疫:机体识别和排斥异物的能力,异物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毒素及机体的退化细胞等 参加者 作用方式

非特异性免疫: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异物的免疫,对各种异物都能发挥作用中性粒细胞 62%单核细胞3%称为吞噬细胞 吞噬

特异性免疫:针对某一特定异物的免疫淋巴细胞32%T 80-90%B 10-20%称为免疫细胞 释放特异性抗体,与抗原发生反应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因素,即病毒、细菌上的特殊蛋白抗体:机体识别并排斥异物的因素,即淋巴细胞上的特殊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有5种类型,在抗原刺激下可释放到血浆中,与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吞噬作用:一种古老的细胞功能,所谓古老,是因为一些单细胞动物有这种能力 过程:变形运动向异物靠拢?识别并附着于异物?吞入和消灭异物

中性粒细胞:含有过氧化酶、溶菌酶等

皮肤损伤,急性感染,化脓,中性粒细胞迂出血管,集中于发炎部位,细菌群集区域 清除作用

单核细胞:→进入其它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50-80微米),释放各种抑制异物活性的物质,各种脂酶破坏异物细胞膜,各种蛋白酶、过氧化酶、水解酶消化异物细胞。如对结核杆菌的吞噬。 清除退化的细胞和细胞碎片,如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 清除变性的血浆蛋白、脂类等大分子物质 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性功能

白血病:未成熟的白细胞增多,导致感染,死亡

↗记忆细胞

↗T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因子→杀灭抗原 抗原→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浆细胞→特异性免疫球胆白→识别杀灭异物 ↘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寿命长

疫苗:灭活(无毒性)的抗原,注射,引起抗体。

乙肝疫苗,灭活(无毒性)的乙肝病毒,引起抗体保持期约5年,然后要加强。 牛痘、流行性腮腺炎终生免疫

血型

血型未发现之前,输血常导致红细胞凝集,从而死亡。有多种血型系统,常用有AOB血型系统 红细胞凝集是一种免疫反应现象,凝集原—抗原凝集素—抗体

血型 红细胞上凝集原(抗原) 血清里凝集素(抗体) A型 A 抗B(B的抗体) B型 B 抗B(A的抗体) AB型 A+B(同时存)在 无 O型 无 抗A +抗B

假如A型? AB型:(A+抗B)+(A+B) 假如A型血? O型:(A+抗B)+(抗A+抗B) ↓ 稀释作用而不发生溶血反应

但不能输得太多,并非万能,临床上坚持输同型血 O型血为万能输血者

AB型为万能受血者,同样道理,并非万能。 血型是遗传的,法医常用此鉴定亲子关系。

Rh因子

红细胞除有A、B两种凝集原外,还有另一种抗原物质叫Rh 因子。 含Rh因子:Rh阳性, 不含Rh因子:Rh阴性

Rh阴性第一次接受Rh阳性血,无凝集,但导致产生抗凝集素,下一次接受阳性时则危险。O+Rh?抗凝集素

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来自父亲),Rh因子可透过血管壁进入母体,导致母体血清产生Rh凝集素,返回胎儿血液,导致胎儿红细胞凝结,贫血死亡。

血小板和止血机制

血小板聚集于伤口处

↓ 加固纤维蛋白原的骨架作用 血小板因子 ↓

↓ 纤维蛋白原 Ga+ 纤维蛋白→凝血块 凝血酶原 凝血激活酶 凝血酶↗

血液自身有很大的凝血潜力,必然存在抑制凝血的因素,动态平衡 抗凝血酶,抗凝血激活酶,肝素

输血用血液中常加入柠檬酸钠以去血钙→防凝作用 外科手术常向病人注射肝素→防凝作用

手术后,局部施加凝血物质,如凝血酶、纤维蛋白原→促凝作用

呼吸系统

营养物质(糖、脂类和蛋白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组织细胞内

无氧细胞质内:葡萄糖→→→丙酮酸 + 4 ATP O2细胞质内:葡萄糖→→→丙酮酸 + 10 ATP ↓ O2线粒体内: →→→CO2 + H2O + 30 ATP

脂类和蛋白质的分解途径都要经过三羧酸循环

呼吸的定义: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个密切联系的环节

供氧和排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系统,就是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基本构成

呼吸系统 呼吸道 鼻腔 气体进入肺的通道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的结构

肺叶:左二、右三

支气管↓15-16次分支 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 ↓肺泡囊 ↓分级5-7次肺泡只是通道,不进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场所 肺泡 单层上皮

被毛细血管网所包围。

表面有一种活性物质,形成一层分子膜,维持肺泡的形态

呼吸运动的机理

整个肺除气管与外界相通外,密封在胸腔内。

胸腔周围是脊柱、肋骨、胸骨和肌肉,底部为隔肌,形如钟罩

肺表面的膜:脏层胸膜 胸廓内壁的膜:壁层胸膜

两层膜间的密闭腔为胸膜腔,左右肺的胸膜腔不相通

气体交换的机制

氧的运行:肺泡中的氧→穿过肺泡膜→毛细血管膜→循环系统→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的运行: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促使氧和二氧化碳运动的原因 被动扩散

气体分子高速运动,撞击容器壁,产生压力 气体压力与温度压力呈正比

温度↗分子运动速度↗浓度↗分子数目↗

扩散:气体分子 压力高的区域→压力低的区域

混和气体的压力 =各成分压力之和(各成分压力称分压)

氧分压(汞柱) 二氧化碳分压(汞柱) 空气肺泡肺动脉组织 760×20.84%=158.4 mm105.0mm40.0 mm30.0mm 0.3mm40mm46mm50mm

气体运输的机制

两种形式同时存在 物理溶解:比例很小 化学结合:主要形式

氧的交换

物理溶解: 3% 血浆

化学结合:97%, 运载工具:红细胞

氧合血红蛋白:和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脱氧血红蛋白:没有和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氧分压高,氧合 Hb + O2 HbO2

氧分压低,离解

可逆反应,不需酶参加

每个亚铁离子能携带一个氧分子

正常人血红蛋白含量:15g/100ml血液1.34-1.36 ml氧/每克血红蛋白

CO同O2争夺Fe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2大210倍,一氧化碳离解速度很慢,比O2慢3000倍以上,故很危险,汽车和通风不良的炉子危险很大。

二氧化碳的运输 物理溶解:6%

化学结合:94% 1 碳酸氢盐 87% a NaHCO3 血浆 b KHCO3 红细胞

2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红细胞

组织 血浆 红细胞

CO2O2 溶解 +Na CO2 Cl- O2 CO2+H2O→HCO3-+H+ +K+ HbO2→Hb.NH2→Hb.NHCOO-+H+到肺泡

排泄系统

废物 基本途经

水、无机盐、尿素 血液循环系统—皮肤系统—体外 二氧化碳、水 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①代谢终产物:尿素、尿酸、氨②摄入过量物质:水、盐类③异物:毒素,包括药物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体外

泌尿系统的基本构成

搜索更多关于: 普通动物学笔记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最重要的机能,通过血红蛋白运输二氧化碳 调节生成率来适应环境变化:高原缺氧,为了运送更多的氧,红细胞数量增加 我在高原的感受,最初难受,因缺氧感到非常不适,逐渐适应,肯定红细胞增加。 失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因子,进入血液,作用于α球胆白,产生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骨髓→红细胞生成 组织液中的水分和电解质渗入血管,肝脏加速血浆蛋白的合成。 一次抽血200-300毫升,17个月后恢复 白细胞和免疫机制 白细胞的各种类型,参与机体的免疫 免疫:机体识别和排斥异物的能力,异物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毒素及机体的退化细胞等 参加者 作用方式 非特异性免疫: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异物的免疫,对各种异物都能发挥作用中性粒细胞 62%单核细胞3%称为吞噬细胞 吞噬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