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动物学笔记
这门课要讲的内容—学什么?
这门课的重要性—有什么用处? 1 与我们的专业密切相关 2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方法—怎样学? 1理论联系实际 2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生命系统的层次:
生物圈: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环境的总和地球表面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非生命环境 海洋生态系统
群落:生活在一定区域并相互作用的2种或更多种群的集合 武汉大学的生物群落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个体的集合武汉大学的乌鸦 个体:一个生命体 麻雀、野兔、人
系统:2个或更多器官构成,执行特殊的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器官:2种或更多类型组织构成,具有特殊功能 胃,肺
组织:由相同细胞组成的细胞群,具有特殊的功能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细胞:生命的最小单位 上皮细胞、红细胞
细胞器:细胞内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 分子:由原子结合而成 H2O、葡萄糖、DNA 原子:一种元素的最小粒子 氢原子、氧原子 亚原子粒子: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中子、电子
生命的本质:能够新陈代谢、自动调节和自我增殖的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协调统一,形成了生命系统的有序运动。 生长、发育和繁殖 遗传、变异和进化
B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B生物和环境的统一
复习细胞学知识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差别很大,但其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 细胞 细胞核 核质:含有染色体→DNA、RNA 核仁:
细胞膜 电子显微镜下:内、中、外3三层结构分子水平: 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蛋白质磷脂分子以及糖类。功 能: 物质运输,防止生命所需物质渗出,调节水、无机盐类和营养物质进出,选择性渗透膜。信息传递,激素、神经递质、药物需通过细胞膜外表面上的相应受体的作用。 细胞壁 植物细胞所特有
细胞器 内质网:膜性管道系统,核糖体附着于粗面内质网上,滑面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泡状结构,对细胞内一些分泌物的储存、加工和运输
线粒体:细胞内物质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能量代谢中心。能量的用途:维持细胞自身的结构与功能,
比如细胞膜的物质运输,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 溶酶体:多种酶,物质的消化,废物的排泄 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质体:为绿色植物所特有。包括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
细胞分裂 1.无丝分裂2.有丝分裂3.减数分裂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加→分裂→细胞数目增加
细胞分化:多细胞动物的生命是由一个受精卵开始的,经过分化、生长而形成一个有机体。
囊胚早期,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彼此相似,随着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的形态、大小、结构和机能发生了变化,以至形成各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组织。
高等动物身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动物的组织 一、基本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联合构成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和非细胞的成分构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结合成较大的功能单位称为器官。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联合在一起,彼此分工协作以完成一系列生理功能,这就是系统。
二、组织和器官的来源和分类
动物躯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受精卵首先是进行多次分裂,形成单细胞层的囊胚,囊胚细胞进一步分裂和囊胚层的形态变化,形成具有二胚层的原肠胚,然后在内、外胚层之间又形成了中胚层,组织和器官都是由这三个胚层分化产生的。
囊胚?原肠胚 外胚层 表皮及其附属物 脑和神经系统,感受器 中胚层 真皮内层 脊索
内脏器官外膜,
肌肉,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 内胚层 消化道上皮 呼吸道上皮 尿道、膀胱上皮
腺体,包括肝脏和胰腺 三、组织类型
动物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
构成:上皮细胞和细胞间质,无血管,所需营养物质和自身代谢产物通过渗透作用与结缔组织交换。 位置:身体表面,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某些器官的表面
按照功能可把上皮组织分为: (1)被覆上皮
按照上皮细胞的结构可把被覆上皮分为:
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心腔、血管、淋巴管内面,浆膜外面 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甲状腺、唾液腺、胰腺的小输出管等处。 单层柱状上皮:消化器官的粘膜、一些腺体的导管 单层纤毛上皮:小支气管、输卵管、子宫内面
假复层柱状上皮:一些腺体的大排泄管,呼吸道等。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皮肤的表皮、消化道及阴道等。在最下面一层为生发层,由此产生新的上皮细胞。?过度烧伤导致生发层破坏,所以不易恢复,被结缔组织取代。 复层柱状上皮:某些腺的大排泄管、尿道、肛门粘膜,呼吸道等
变移上皮: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的缩张而变化,分布在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等。例如膀胱上皮,没有尿液时,为复层上皮,当充满尿液时,变为单层上皮。
被覆上皮游离面所接触的环境多种多样,因而细胞表面发生了适应性特化。消化道上皮在电镜下观察有许多突起,称为微绒毛,可增加细胞表面的吸收面积。
(2)腺上皮
特 点:具有分泌功能的单个或多个细胞,称为腺细胞
存在方式:单个分散在上皮中,如呼吸道、胃和肠上皮中的杯状细胞;陷入结缔组织中形成管状、囊状或管泡状的多细胞腺。
结缔组织
大量细胞间质+细胞
不同的结缔组织的细胞不同,间质也不同
(1)疏松结缔组织:柔软富有弹性和韧性,广泛分布于体内,填充作用。又称为蜂窝组织。 纤维包括:网状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基质:透明具粘性,
细胞:细胞种类很多。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
?疏松结缔组织参与组织的修复。我们不小心划破了手,成纤维细胞产生纤维和基质进行填补。 (2)致密结缔组织:细胞少,纤维多。支持,连接,保护,皮肤的真皮,腱,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3)软骨组织: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软骨组织中无血管和神经,营养物质靠软骨膜血管供应。所以一旦损伤,营养物质供应不上,恢复起来较困难。
(4)骨组织:骨细胞、纤维和基质,基质坚硬,含有大量钙盐。 (5)血液:液态结缔组织,由血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①血细胞:红细胞,数量很大,主要含有血红蛋白,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克数,成年男子12-16克,女子11-15克。白细胞,有核,体积大,数量少。 ②血小板:细胞碎片 ③血浆: 血液的功能:
运输:把机体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及氧运送到身体各部,同时把代谢产生的CO2、尿素及其它废物运送到肺、肾和皮肤等处排出体外,也可运送激素。 运载工具:水、血浆蛋白、红细胞
防御和保护:吞噬作用,免疫物质(抗体)抵抗外界毒素和病毒(抗原),止血作用。 维持机体内环境:
肌组织
由具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细长如纤维,故肌组织又称肌纤维。肌纤维的收缩作用是由其细胞质中纵向排列的肌原纤维实现的。
根据肌细胞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1)横纹肌:肌原纤维成束状排列,有明带和暗带之分,电镜下,
背括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腓肠肌都属于横纹肌。
(2)平滑肌:构成血管和某些器官的肌层部分,肌原纤维无横纹肌,不受意识支配,举例,我们的内脏不能随意运动。
(3)心肌:由心肌纤维构成,构成心肌肌层,不受意识支配,能够自动有节律地收缩。
神经组织
结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
功能:感受机体内、外刺激和传导信息 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1)胞体:形状多种,
除一般细胞结构外,神经细胞特有的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2)树突:接受信息
神经纤维:通常指轴突和包在其外面的一些附属物。 (3)轴突:传递信息
髓鞘:生活状态发亮,呈白色。来源于施旺氏细胞,郎飞氏节 髓鞘的主要成分是脂类和蛋白质
神经膜:施旺氏细胞膜,包在髓鞘外面,其生理功能与神经纤维的新陈代谢有关。
神经胶质细胞:胞体内无尼氏体,多突起,不分树突和轴突,无传导机能,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作用。
皮肤系统
一、基本结构
皮 肤 表皮:上皮组织,复层扁平上皮 真皮:致密结缔组织 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
皮肤衍生物 由皮肤演变而成,为了适应环境 皮肤 1.表皮 四层构造
?生发层:表皮的最深层,下面紧接真皮为单层柱状细胞,往上为复层多角形细胞。
生发层细胞,特别是深层细胞,有丝分裂旺盛,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向浅层移动,以补充表层细胞。
?粒层:2-3层梭形细胞,细胞质中充满颗粒,组织化学方法证明,这些颗粒含有RNA,推测与角蛋白合成有关。
?明层:透明细胞组成,细胞界限不明显,细胞核也已消失。
?角质层:数层角质化的无核细胞,表面不断剥落。细胞内含有角蛋白,角蛋白是由紧密排列的多肽分子组成,具有防水作用。
2.真皮
表皮之下,致密结缔组织,大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能经受摩擦和挤压。
真皮中有大量毛细血管,有滋养表皮的作用。
真皮中还有神经、色素细胞和各种腺体 分泌 感觉 保护:防止紫外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