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一针一穴
95、腮腺炎穴:照海。操作:刺血。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96、增肥穴:中脘。操作:刺0.6寸,捻,补法,可顺揉。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消瘦。
97、上牙痛穴:下关。操作:刺1寸,伴下牙痛加合谷。
98、下牙痛穴:合谷。操作:患或双侧刺1.5寸,泻法。
99、咽痛穴:廉泉。操作:刺1寸,捻。
100、口疮穴:玉枕。操作:刺血。主治:口腔潰瘍、E体溃烂、口角糜烂等。
101、梅核气穴:天突。操作:刺1.5寸,平法。主治:梅核气、咽部异物感,胸闷。
102、呃逆穴:攒竹。操作:向鱼腰方向刺1寸,捻。
103、鼻炎穴:下关。操作:健或双侧刺入2寸,泻法。主治: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
104、鼻衄穴:少商。操作:患侧刺1寸,捻,可灸。
105、眩晕穴:百会。操作:刺1寸,平法。主梅尼尔病。
106、乳蛾穴:手三里。操作:刺1.5寸,泻法。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
107、近视穴:睛明。操作:刺0.5寸,可配太阳、球后、四白。
108、耳聋穴:听宫。操作:刺0.8寸,捻。主治:突发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耳呜。
109、麦粒肿穴:肝俞。操作:刺血、挑刺。 110、明目穴:光明。操作:刺1.5寸,单眼有疾针健侧。如合并颈椎病或脑动脉硬化加风池。
111、耳鸣穴:听会。操作:患或双侧刺1寸,平,虚补实泻。肾虚者可配:肾俞或太溪。
112、座疮穴:大椎。 113、荨麻疹穴:神阙。 114、过敏穴:神阙。 115、冻疮穴:阿是。 116、鸡眼穴:阿是。 117、寻常疣穴:阿是。
118、跖疣穴:昆仑。 119、带疹穴:小指背末节横纹中点。 120、丹毒穴:四缝。 121、黄褐斑穴:足三里。 穴位就是中药 经络就是大药库
穴位就是中药 经络就是大药库经常按摩穴位.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减少对药的依赖.我们吃药就是通过药的各种性能,通过胃的消化,肝肾的解毒,肠的吸收,提供脏腑特别缺少的各种营养物质元素,使人体阴阳平衡。
足三里=白术;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气海=当参;补中,益气,生津。 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熟地;养血、滋阴:
照海=生地;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复溜穴=六味地黄丸。肾阴虚可以并能阴阳双补.
胆经的阳陵泉=逍遥丸。
神门大都穴=牛黄清心丸: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牛黄清心丸。
少府穴=牛黄清心丸。
尺泽复溜=麦味地黄丸。按揉肺经的尺泽,加上肾经的复溜=麦味地黄丸。
风门孔最=通宣理肺散:按摩膀胱经的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加上肺经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通宣理肺散。
内庭穴=牛黄解毒丸。
中府=补中益气丸。
太白商丘太冲=补中益气丸:只要按么太白、商丘、太冲三穴合用=补中益气丸。
太渊穴 商丘穴=参苓白术丸:肺经的太渊穴, 脾经的商丘穴=参苓白术丸(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丸,健脾止泻)。
然谷=大补阴丸:不妨赶紧揉揉然谷=其功效相当于中药里的大补阴丸,去火补阴。
大陵穴=吗叮啉。揉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 为您增加胃动力。穴性属土,还有健脾的功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