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单元检测一3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单元检测一3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3:10:18

单元检测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体重50 kg C.体温37 ℃ 答案B 解析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一般在50kg左右,故A正确;一个人的身高约是160cm,故B错误;一个人正常的体温是37℃,故C正确;一个人每分钟的心跳大约在65~75次之间,故D正确。

2.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B.身高160 m D.1 min心跳75次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选项A中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说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的选项是A。

3.(2018·湖北襄阳中考)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答案B

4.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

s-t图象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A.135 m/s C.2.25 m/s 答案C B.168.75 m/s D.2.81 m/s

解析由题图可知整个路程s=1350m,时间t=10min=600s,整个过程平均速度v= 确的选项为C。

5.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B. C. D. 答案A 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

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 500 m/s 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2.25m/s,故正

6.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有关于露的描写;“日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中,有关于霜的描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答案C

7.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C. D. 答案C 解析图象中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而BC段才是冰的熔化过程,故A选项错误;AB、CD段物质在吸热,BC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故B选项错误;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在0℃,说明冰是晶体,其液态是水,水的凝固点是0℃,故C选项正确;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不断吸热,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故D选项错误。 8.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水的凝固点是0 ℃

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答案D 解析“凿壁偷光”和“井底之蛙”都是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猴子捞月”和“杯弓蛇影”都与光的反射有关。

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 A.投影仪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烛焰在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的位置,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照相机。故正确的选项是B。

10.(多选)音乐小组的三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这几种乐器发声的波形如图所示,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显微镜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答案ACD 解析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所以A选项说法正确;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音乐小组的三位同学各自的乐器音色不同,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观察题中图示可知振幅相同,故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频率表示物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观察题中图形,可知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所以D选项说法正确。

11.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都可能会出现小水珠。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答案B

12.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地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 ) 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 C.三个方面都相同 D.三个方面都不同 答案D 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20分)

13.(1)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2)图丙中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s。 答案(1)4.8(4.6或4.7) 4.70(或4.71) (2)3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体重50 kg C.体温37 ℃ 答案B 解析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一般在50kg左右,故A正确;一个人的身高约是160cm,故B错误;一个人正常的体温是37℃,故C正确;一个人每分钟的心跳大约在65~75次之间,故D正确。 2.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B.身高160 m D.1 min心跳75次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选项A中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说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的选项是A。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