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份合集)眉山市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4)根据图像和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Rx的阻值;
(5)根据电源电压不变,设计实验步骤,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Rx的阻值。
解答:(1)电源为两节干电池,最大电压3V,所以电压表应选0—3V,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所以电流表应选0—0.6A量程;答案如下图:
(2)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滑片滑到B端阻值最大;
(3)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说明电路开路;小芳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说明根据上述现象,就可以判断出滑动变阻器断路;
(4)从图像取一个点(2.0,0.5),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
;
,当两个开关均闭合时,
。
(5)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则两个电阻串联,此时R0两端的电压电阻Rx被短路,则电源电压
,则Rx两端的电压
;则
故答案为: (1). (2). B (3). 滑动变阻器断路 (4). 4 (5).
S1闭合、S2断开 (6).
【点睛】本题考查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涉及到电路的连接、变阻器的使用、电流表的读数和欧姆定律的应用等,难点是第(5)问特殊方法测电阻。 五、综合应用题
20. 在实践活动中,小刚所在的兴趣小组对电热水壶进行了研究与计算。
(1)如图所示,电热水壶使用的都是三脚插头,中间较长的脚连接的是电热水壶的金属外壳,插入三孔插座后可将其与______相连,防止漏电时对人造成伤害。壶底的加热盘烧水时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2) 电热水壶的铭牌如右表所示,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是多少__________?
(3) 为了测量电热水壶的加热效率,小刚在壶中加入额定容量的初温为15℃的水,在额定电压下将其加热到沸腾,用时7min,已知烧水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ρ效率为多少 _________?
(4) 小刚发现电热水壶的电源线都比较短,上查询后发现,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电热水壶使用的电源线不能过长,横截面积不能过小,请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________。
【答案】 (1). 地线 (2). 热传递 (3). 9.1A (4). 85% (5). 因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在导体的材料一定时,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而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在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所以电热水壶使用的电源线不能过长,横截面积不能过小
【解析】分析:(1)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三脚插头的接法是中上的要与用电器外壳相连,插入三孔插座后可将其与地线相连;改变内能的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2)根据公式
来计算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
水
=1.0×103kg/m3,c水=4.2×103J/(kg·℃),则该电热壶的加热
(3)利用算出电能,算出热量,再利用算出该电热壶的加热效率;
(4)根据焦耳定律和电阻的有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1)如图所示,电热水壶使用的都是三脚插头,中间较长的脚连接的是电热水壶的金属外壳,插入三孔插座后可将其与地线相连,防止漏电时对人造成伤害。壶底的加热盘烧水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2)从铭牌可以看出,电热水壶的额定功率2000W,额定电压220V,则额定电流为(3)7min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
,水吸的热量为
,该电热壶的加热效率
,水的质量为
;
;
(5). 因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在导体的材料一定时,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而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在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所以电热水壶使用的电源线不能过长,横截面积不能过小。
故答案为:(1). 地线 (2). 热传递 (3). 9.1A (4). 85% (5). 因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
和横截面积有关,在导体的材料一定时,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而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在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所以电热水壶使用的电源线不能过长,横截面积不能过小。
【点睛】解本题的关键:1、由图看出电热水壶的额定功率、额定电压和额定容积等; 2、由热水壶的容积算出满壶水的质量,知道水的比热容,然后由
计算。
21. 在研究性学校活动中,小玲所在的科研小组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我省南阳牡丹江口水库引水,穿过黄河,直通北京。两地海拔高度差约为100m,经过工程师的精心设计,实现了渠水全程自流。渠水流动的动能是由__________ 能转化而来的;渠水在贯穿黄河时,工程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穿黄隧道,整个穿黄隧道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2)穿黄隧道由两条并排的、直径和长度都相同的圆形隧道组成,单个隧洞从南岸进水口到北岸出水口的长度为4260m,小玲自制了一个能悬浮于水中的“浮子”,能随渠水以相同速度流动。将“浮子”放入南岸进水口处,经23min40s的时间到达北岸出水口,则穿黄隧洞中水的平均流速为多少____?
(3)查资料得知,水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在深度为h=30m的穿黄隧洞底部,水在面积为1cm的面上产生的压力大小相当于多少千克物体的重力________?(g取10N/kg,不考虑水面大气压的影响) (4)如果每条穿黄隧洞的直径约为8m,求两条穿黄隧洞的总输水能力约为每秒多少立方米___?(π取3) 【答案】 (1). 重力势 (2). 连通器 (3). 3m/s (4). 3kg (5). 288m3/s
【解析】分析:(1)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就能解决,从图可以看出整个穿黄隧道相当于一个连通器。 (2)根据速度公式(3)根据公式出物体的质量; (4)利用最后答案;
解答:(1)渠水流动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渠水在贯穿黄河时,工程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穿黄隧道,整个穿黄隧道相当于一个连通器。
求出每条穿黄隧洞的面积,再乘以水的平均流速就得出一条穿黄隧洞的输水能力,再乘以2就是
来计算;
算出深度为30m的穿黄隧洞底部的压强,再根据
算出压力也就等于重力,再根据
算
2
(2)时间,穿黄隧洞中水的平均流速为;
,压力
;
,一条穿黄隧洞的输水能力
(3)深度为30m的穿黄隧洞底部的压强
,物体的质量
(4)每条穿黄隧洞的面积
,则两条穿黄隧洞的总输水能力
故答案为:(1). 重力势 (2). 连通器 (3). 3m/s (4). 3kg (5). 288m3/s
。
【点睛】本题考查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计算,是力学中的基础问题,要掌握基本公式,并能对其进行变形,在代入数据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还考查了连通器的原理和液体压强的计算,记住连通器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生活中的锅炉水位计、自动喂水器、洗手盆的回水弯、过桥涵洞、船闸等等都是连通器。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从题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才能代入数据进行正确计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