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卷积码差错控制系统的仿真
4.2 系统运行结果
执行上述文件,得到的关系曲线图,由图4-1见,随着信道信噪比的提升,维特比译码所得结果的误比特率越低,信道的可信度越高,信道的误码率开始明显降低。
四、 心得体会
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中,我通过结合课本知识,对照实验指导,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自身设计的课程目标。
在此过程中,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对照参考文献、实验指导以及课本相关知识,针对卷积码差错控制在理论和实现两方面分别进行了较深的学习与实践。首先,我去图书馆借阅了书籍,在比较全面的了解了用于卷积码的差错控制算法基本原理后,对照实验指导书,一步一步对照讲解,实践、掌握了Matlab的卷积编码和差错控制算法应用过程,将其拓展到Simulink模块仿真方面的应用。此次课程设计,我侧重于用Simulink实现不同码率,不同约束长度,不同回溯长度下的卷积码的误码性能的对比。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粗心,导致将模数转换模块丢失,以致每次运行报错,显示数据类型不匹配。在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了这个错误,改正后运行正常。在试验中,有好多数据需要认真仔细的修改,因修改错误,以致于运行部出结果。在多次实验失败后,认真听取老师意见,积极参与同学间的讨论,勤快的借阅相关书籍,最后改正程序以及原件连接中出现的错误,仿真得到
对比图,达到设计目标。
一次课程设计,是老师带领我们将课堂、课本所学知识熟练掌握,并结合实际情况,适时有效地运用到现实问题中去。对于今后在学习以至将来的工作中,熟练有效的运用Malta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
参考文献
[1] 邓华等《MATLAB通信仿真及应用实例详解》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 张威编《MATLAB基础与编程入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3] 邓华《Matlab通信仿真及应用实例详解》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4] 主编 李贺冰 副主编 袁杰萍《SIMULINK通信仿真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5] 孙祥,徐流美,吴清《 Matlab7.0基础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