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卷积码差错控制系统的仿真
宿迁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 号:
卷积码差错控制系统的仿真 马 英 辉 08通信2班 夏 雷 080306234
目 录
一、 综 述……………………………………………………………..1 1.1 题目…………………………………………...………………1
1.2 课程设计目的………………..………………..………………1 1.3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1 二、 课程设计原理…………………… …………………………..….1
2.1 卷积码…………………… …………………………….……….1 2.2 卷积码的算法…………………… ……………………………….1 2.3 特比译码过程…………………… ………………………..…….2 2.4 维特比译码原理…………………… …………………………….2 三、 仿真过程………………………………………………….………5 3.1 仿真模拟框图…………………… ………………………………….5 3.2 各部件的配置…………………… ……………………… ……….6 四、 好系统运行代码和运行结果..…………………………………..10
4.1 系统运行源代码…………………… …………………………….10 4.2 系统运行结果…………………… ……………………………….11 五、 心得体会………………………………………..……………….11 六、 参考文献…………………… …………………………….…….12
综述 1.1 题目
卷积码差错控制系统的仿真
1.2 课程设计目的
移动通信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学生学习了现代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等课程后,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本实验课程开设的主要作用和目的在于:
1.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移动通信系统,掌握各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模型
2. 帮助学生熟悉常用的通信系统仿真平台,学习仿真模型的设计,掌握通信系统的仿真方法,学会利用仿真软件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价;
1.3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系统包括信源部分、信道部分和信宿部分。
2、 信源部分的数据源是随机的二进制序列,随机的二进制序列要经过卷积编码,经 过编码的数据要进行调制。(子系统实现) 3、 信道部分对调制后的信号进行加噪。
4、 信宿部分完成信号的解调和译码(维特比译码)。(子系统实现)
5、 对不同编码方式、不同信噪比下维特比译码的误比特率并画出图形。
(2)课程设计的主要要求:
1、要有详细的设计过程。即整个系统的仿真设计的选择,功能模块的设计过程和参数的选择,程序的调试过程等。
2、整个系统模型的仿真、调试结果。 一、
课程设计原理
2.1卷积码
卷积码是1955年由爱里斯(Elias)提出的一种性能优越的信道编码。他通常用( n,K,N)表示,他是把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信息比特,但K和n通常很小,特别适宜于以串行方式传输信息,延时小。N为编码约束长度,说明编码过程中互相约束的码段个数。卷积码编码后的n个码元不仅与当前组的k个信息比特有关,而且与前N一1个输入组的信息比特有关。编码过程中相互关联的码元有N×n个。R=k/n.是卷积码的码率,码率和约束长度是衡量卷积码的两个重要参数。卷积码广泛应用在无线通信标准中,如GSM,CDMA2000,IS一95中。
2.2卷积码的算法
卷积码将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但k和n通常很小,特别适合以串行形式进行传输,时延小。与分组码不同,卷积码编码后的n个码元不仅与当前段的k个信息有关,还与前面的N-1段信息有关,编码过程中互相关联的码元个数为nN。卷积码的纠错性能随N的增加而增大,而差错率随N的增加而指数下降。在编码器复杂性相同的情况下,卷积码的性能优于分组码。
图2-1 卷积码的编码器
2.3特比译码过程
比译码是根据接收序列在码的格图上找出一条与接收序列距离(或其他量度)为最小的一种算法。它和运筹学中求最短路径的算法相类似。若接收序列为R=(10100101100111),译码器从某个状态,例如从状态ɑ出发,每次向右延伸一个分支(对于l<L,从每个节点出发都有 2=2种可能的延伸,其中L是信息序列段数,对l≥L,只有一种可能=,并与接收数字相应分支进行比较,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计算所得距离加到被延伸路径的累积距离值中。对到达每个状态的各条路径(有2=2条)的距离累积值进行比较,保留距离值最小的一条路径,称为幸存路径(当有两条以上取最小值时,可任取其中之一),译码过程如图。图中标出到达各级节点的幸存路径的距离累积值。对给定 R的估值序列为=(10111)。这种算法所保留的路径与接收序列之间的似然概率为最大,所以又称为最大似然译码。这种译码的译码 约束长度常为编码约束长度的数倍,因而可以纠正不多于(df/2)个错误
图2-2 Viterbi 译码流程
2.4维特比译码原理 :
下面以图2-3的(2,1,3)卷积码编码器所编出的码为例,来说明维特比解码的方法和运作过程。为了能说明解码过程,这里给出该码的状态图,如图2-4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