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解析:燃烧热的定义,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水液态稳定,方程
催化剂式系数表示物质的量,故A项错;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N2(g)+3H2(g)加热、加压2NH3(g)对应的热量是1mol氮气完全反应时的热量,但此反应为可逆反应,故投入0.5mol的氮气,最终参加反应的氮气一定小于0.5mol。所以△H的值大于38.6 kJ·mol—1,B项错。C项中氨水中的
+-NH3H2O为弱电解质不可拆为NH4和OH,故C项错。D项正确。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技巧点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一定严格遵照书写要求,表明物质状态及△H正负。进行计算 时可利用盖斯定律。△H的大小比较应带正负号进行。
【预测2】合成氨原料中的H2可用甲烷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部分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常温下稳定氧化物的△H数据如下表: 物质 H 2(g) CO(g) CH4(g) △H(kJ/mol) —285.8 —283.0 —890.0 已知1molH2O(g)转变生1molH2O(l)时放出热44.0kJ。下列CH4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H2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4(g)+H2O(g)=CO(g)+3H2(g) △H1= +206.1kJ/mol B.CH4(g)+H2O(g)=CO(g)+3H2(g) △H2= — 206.1kJ/mol C.CH4(g)+H2O(g)=CO(g)+3H2(g) △H3= +365.5kJ/mol D.CH4(g)+H2O(g)=CO(g)+3H2(g) △H4= — 206.1kJ/mol 解析:根据提供信息可以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O2(g)=H2O(l)△H1= —285.8kJ/mol
2②CO(g)+1O2(g)=CO2(g)△H2= —283.0kJ/mol
2③CH4(g)+2O2(g)=CO2(g)+2H2 O(l) △H3= —890.3kJ/mol ④H2O(g)=H2O(l)△H4= —44.0kJ/mol 根据盖斯定律,由③+④—②—①×3可得CH4(g)+H2O(g)=CO(g)+3H2(g) △H=△H3+△H4—△H2—△H1×3=—890.3kJ/mol—44.0kJ/mol+283.0kJ/mol+285.8kJ/mol×3= 206.1kJ/mol。
答案:A
预测点评:该题就考试大纲中“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进行命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于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及反应热的计算。 【直击高考】
1. 在298K、100kPa时,已知:
2H2O(g)=O2(g)+2H2(g);△H1 Cl2(g)+H2(g)=2HCl(g);△H2 2Cl2(g)+2H2O(g)=4HCl(g)+O2(g);△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H3=△H1+2△H2 B △H3=△H1+△H2 C. △H3=△H1—2△H2 D. △H3=△H1—△H2
2. 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2C2H2(g)+5O2(g)=4CO2(g)+2H2O(l)ΔH= —4bkJ· mol1
B.C2H2(g)+
5—
O2(g)=2CO2(g)+H2O(l)ΔH= —2bkJ· mol1 2—
C.2C2H2(g)+5O2(g)=4CO2(g)+2H2O2(l)ΔH= —2bkJ· mol1
—
D.2C2H2(g)+5O2(g)=4CO2(g)+2H2O2(l)ΔH= —bkJ· mol1
3. 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将下列浓度均为0.1mol·L的溶液混合时,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NaOH反应时,HCl的中和热小于CH3COOH的中和热 B.与NaOH反应时,HCl的中和热大于CH3COOH的中和热 C.与NaOH反应时,H2SO4的中和热大于HCl的中和热
D.与H2SO4反应时,Ba(OH)2的中和热等于NaOH中和热的2倍
4. 已知:2CO(g)+O2(g)=2CO2(g) ΔH= —566 kJ·mol—1 Na2O2(s)+CO2(g)=Na2CO3(s)+ ΔH= —226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1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5.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的顺利发射,表明我国航天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飞船以液态N2H4(联氨)和液态NO2为燃料,燃烧产生氮气和水蒸气时火焰温度可达2700℃.
已知N2(g)+O2(g)=NO2(g)ΔH= +67.7kJ· mol-1
N2H4(g)+O2(g)=2H2O(g)+NO2(g)ΔH= —534kJ· mol-1 对N2H4和NO2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烧时NO2做氧化剂 B.氮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生成1mol N2转移8mol电子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g)+2NO2(g)=4H2O(g)+3N2(g)ΔH= —1135.7kJ· mol-1 6.已知:2H2(g)+ O2(g)=2H2O(l) ΔH= —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ΔH= —890kJ· 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3 C.1∶4 D.2∶3
1O2(g) 27.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ΔH=akJ·mol1(a=—279.3),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s)在O2(g)中燃烧是放热反应
—
B.S(g)+O2(g)=SO2(g)ΔH=bkJ·mol1,则a<b
C.1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molS(s)与1molO2(g)所具有的能量和 D.16g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放出148.65kJ的热量
8.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 CH4(g)+H2O(g)=CO(g)+3H2(g) △H=+206.2kJ·molCH4(g)+CO2(g)=2CO(g)+2H2(g) △H=-247.4 kJ·mol2H2S(g)=2H2(g)+S2(g) △H=+169.8 kJ·mol
—1
—1
—1
—
(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H2S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H2S燃烧,其目的是 。燃烧生成的SO2与H2S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H2O的热分解也可得到H2,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A、B表示的物质依次是 。
(4)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见图2(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5)Mg2Cu是一种储氢合金。350℃时,Mg2Cu与H2反应,生成MgCu2和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0.077)。Mg2Cu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专题八 化学平衡
【考纲展示】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4.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5.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表示方法:v= c/t单位:mol/L·s或mol/L·min 公式法简单计算 化学计量数之比法影响因素内因:反应物的结构、性质浓度:c增大,v增大压强:P增大,v增大温度:T升高,v增大催化剂:使用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外因化学平衡概念:可逆反应,条件一定,v正=v逆特征:逆、等、动、定、变化学平衡移动原因:外界条件变化,正、逆反应速率不同程度改变结果:再次v正=v逆,各组分百分含量又不变方向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v正 要点扫描 一、化学平衡常数及反应物的转化率 1.化学平衡常数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mA(g)+nB(g)pqc(C)?c(D)=m nc(A)?c(B)pC(g)+qD(g)在一定温度下,平衡常数为:K 平衡常数的意义在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