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均数》教学设计 付琼辉

《平均数》教学设计 付琼辉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0:57:53

《平均数》教学设计

开福区中岭小学付琼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另外,平均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孩子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柜。

我在整理书柜时,发现书架的上层有11本书,下层有9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0本书了,这个10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板书:平均数)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四年级3班的一些同学组成了男生队、女生队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课件展示)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哪个队的成绩好?你的方法是?

都同意男生队厉害吗?不一定哦,因为那天我也参加了活动并加入了女生队,你们猜老师收集了多少个?(生猜)师出结果。咱们女生队厉害,因为我们的总数比男生队多。生讨论。

“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比较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队厉害了,这可怎么办呢?(求平均数)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我们怎样求出平均数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在老师给你们的卡片上

小结1: 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像这样先把这组每个人的成绩合并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几个人(板书:合并、平分),得到的就是这组的平均数。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a、“平均数能刻画、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是一个虚拟值”、 、“平均数介于这组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男生队的平均数是10,奇怪,平均数10既不是小凡、小东收集的个数,也不能代表小明、小亮的个数,那它究竟代表什么呢?你怎么认识理解19这个数?”

小结: “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的整理水平。你们的学习精神和理解能力真让我佩服!”

师:同学们猜:如果男生组小亮的收集个数12不变,而别的同学收集个数发生变化,但不超过12,那平均数会超过12吗?为什么? 生:很简单。多的要移一些补给少的,最后的平均数不超过最大数。 师追问:那平均数会比最小数小吗?

师:其实,这是平均数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还可以大概地估计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b、“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易受这组数据中每一个数据的影响,即具有敏感性”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下面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课件展示)(生独立思考后,先组内交流想法,再全班交流)

生:我发现,她们的前三次成绩一样,而最后一次成绩各不相同。 师:最后的平均数——生:也不同。

师:看来,要使平均数发生变化,只需要改变其中的几个数? 师:瞧,前三个数始终不变,但最后一个数从22变到10再变到18,平均数——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师: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吗?(生:有)其实呀,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正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将就此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师出示图)

1、师:小明下河游泳会遇到危险吗?师追问:小明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小结:是真的危险,为了咱们的人生安全,同学们不要下河游泳。 2、“五一”期间博物馆门票统计。

搜索更多关于: 《平均数》教学设计 付琼辉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平均数》教学设计 开福区中岭小学付琼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