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荔枝图序
曹县一中初二语文成功导案 课题:《荔枝图序》
一、成功学习
(一)成功目标(成竹在我胸,努力我成功!) 1.了解作者和文体。
2.掌握生字词并准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3.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资料助读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新
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代表作品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荔枝图序》,属于说明文,选自《白氏长庆集》。
序 也作“叙”或称“引”,是 古代的一种文体,有如今日
的“引言”、“前言”,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也有列在后面的,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文章内容。《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作的序。 (二)成功自学(看谁迅速进入状态,静心自学!)
1.借助课下注释、资料助读,筛选重要信息并牢记,解决目标1。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和以往学过的知识,疏通文意,画出不熟悉的生字词和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同桌交流,解决目标2。
3.独立思考: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荔枝的?作者在介绍荔枝
1
的时候,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想想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解决目标3。
(三)成功量学(请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互助,共同进步!) 1.我来介绍作者和“序”。 2.这些字词我来读
帷盖 华 枇杷 缯 绡 瓤 醴酪 3.这些词句我会译 <1> 这些字词我来讲
通假字: 华如橘
一词多义: 盖 树形团团如帷盖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
之 其实过之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而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
古今异义: 华如橘,春荣 古义: 今义:
色香味尽去矣 古义: 今义:
<2>这些句子我来译
荔枝生巴峡间 树形团团如帷盖 华如橘,春荣 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
2
4.本文围绕荔枝介绍了哪些知识(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语言贴切直观,生动形象,这是为什么呢?举例说说。
二、成功展示(我的课堂我做主,勇于展示我能行!) 三、成功检测 (一)基础题
1、《荔枝图序》的作者是 ,字 ,号 , 代诗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帷盖( ) 枇杷( )( ) 红缯( ) ....紫绡( ) 醴酪( )( ) 浆液( ) ....3、翻译下列句子。
浆 液 甘 酸 如 醴 酪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二)综合题
荔枝生于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1.本段文字说明荔枝的特点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A.整体——部分 B.概括——具体 C.外——内
3
D.主要——次要 E.结果——原因
2.文中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段可以分为两层,请概括每层的意思。
(三)拓展题
请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方法给大家介绍一种你喜爱的水果,让同学猜猜看!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