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第6章《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检测试试题
《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
zC(g)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
为1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x+y>z C.B的转化率降低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A的体积分数减小
2.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H2(g)+I2(g)?2HI(g)的平衡体系中压缩容器体积后颜色变深 C.Na2CrO4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颜色变深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3.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D.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4.对于溶液中的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 = 5Fe2(SO4)3 +2MnSO4 +K2SO4+8H2O 下列措施一定能使反应的速率提高的是
A.加水 B.加入同浓度的FeSO4溶液
C.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5.—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 (g) +yB (g)
zC (g),达到平衡
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 mol·L-1,当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2倍再达到平衡后,测得A浓度为0.4 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x+y 2SO3(g) A.图1研究的是温度、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横轴表示压强 B.图2研究的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Ⅱ采用的温度更低 C.图3中t0时使用了催化剂,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图4中t0时增大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下述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实验内容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 将盐酸加入AgN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试验目的 证明SO2具还原性 比较盐酸和HNO3的酸性强弱 C 一定温度下,压缩一端封闭收集有NO2气体的注射器,研究压强对气体反应化学平使其体积减小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B.B C.C 衡状态的影响 研究催化剂对相同条件的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D 2Z(g) ΔH < 0。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 D A.A 8.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 + 3Y(g) 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变化,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加入了催化剂 C.t5时增大了压强 B.t3时降低了温度 D.t4~t5时间内反应物转化率最低 9.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平衡时C1(CO)=C1(H2O)=1.0 mol/L,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A.K1和K2的单位均为mol/L B.K1 < K2 C.C2(CO) = C2(H2O) D.C1(CO) > C2(CO) 10.某同学学完的知识后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化学1》A.将NaH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能导电,由此可说明NaH是离子化合物 B.Fe(OH)3胶体和Fe(OH)3沉淀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C.CO2、SO2、SiO2、NO2等都是酸性氧化物;Na2O、MgO、A2lO3等都是碱性氧化物 D.MnO2具有较强氧化性,可作为H2O2分解反应的氧化剂 11.已知:2A(g)+3B(g) 2C(g)+zD(g),现将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 中,2 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1·s-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v(C)=0.2 mol·L-1·s-1 B.z=1 C.B的转化率为25% D.C平衡时的浓度为0.5mol·L-1 12.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 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为 A.4v(NH3)=5v(O2) C.2v(NH3)=3v(H2O) B.5v(O2)=6v(H2O) D.4v(O2)=5v(NO) 垐?13.4NH3+5O2噲、v(O2)、v(NO)、v(H2O)表示,则?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 下列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5v(NH3)=6v(O2) C.2v(NH3)=2v(H2O) B.5v(O2)=6v(H2O) D.4v(O2)=5v(NO) B(g)+C(s) ΔH>0,若0~15 s内 14.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c(A)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5 s内用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0.001 mol·L-1·s-1 B.0~15 s内v(B)=0.002 mol·L-1·s-1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D.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二、实验题 15.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外界条件对铜与稀硝酸反应速率的影响”作了如下探究. (1)现有以下仪器和用品:橡胶管、秒表、温度计、amol/L稀硝酸、bmol/L稀硝酸及下图中仪器. ①写出本实验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_________________下,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答卷的图中将A、B、C、D、几处用橡胶管以正确方式连接起来,以测定反应所产生气体的体积(三个容器中的液体和水都已画出)_______________. ④测定前,为避免NO被氧化为NO2,要用CO2排出锥形瓶和橡胶管中的空气:在锥形瓶中加入铜片后松开K2弹簧夹,从K2处的橡胶管向装置中通入CO2,此时K1处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则空气已排尽. (2)注入稀硝酸后,在给定条件下设计实验探究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25℃、50℃;时间t1、t2、t3;收集气体体积V1、V2.请完成下表:____________ 实验 编号 ① ② 稀硝酸的浓度/(mol/L) a 稀硝酸的体积/mL V V 温度 /℃ 25 时间 /min t1 收集气体 的体积/mL V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