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4套(含答案)
D.模仿能力 8.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之为( B ) 7
A.信度B.再测信度C.效度D.内容效度 9.“人逢喜事精神爽”形容的是( B ) A.激情B.心境C.应激D.美感 10.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 B ) A.主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 11.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反应比较快,但由于急于求成,因此精确性差。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 D ) A.沉思型B.场独立型C.同时型D.冲动型 12.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是( A ) A.双生子研究B.社会文化因素研究C.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自然物理因素研究 13.由于单位规定调离者需退掉住房,而导致员工不敢跳槽的现象,是因为( C )A.正性力量B.负性力量C.群体规范D.社会助长 14.学生服从教师,病人服从医生等服从行为,可以用来解释的原因是( B ) A.责任转移B.合法权力C.从众行为D.群体思维 15.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 B ) A.中年人B.老年人C.年轻人D.少年儿童 16.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 A ) 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 1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出现是在( B ) 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20年代 18.推理通常分为二类,一是归纳推理,二是( A ) A.演绎推理B.三段论
推理C.线性推理D.条件推理 19.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是( D ) A.控制变量B.因变量C.反应变量D.自变量 2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 ) 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8±2个组块D.7±2个组块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不随意注意P27 22.言语沟通P223 23.成就动机P170 24.流体智力P138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注意和意识的联系与区别。(参考P26) 26.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参考P71) 27.情绪、情感的区别。(参考P176-177) 28.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参考P253) 29.身体语言的分类。(参考P225) 8
30.中年危机的表现。(参考P312)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任选1题,2题均答者,以前1小题计分,8 分。第33小题必答,10分。共18分) 31.论述并举例说明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参考P19) 32.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什么特征?(参考P122) 33.举例说明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参考P168-169) 心理学试题(四)高
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再根据条件反射原理给予适当的强化,就可以预测、控制
和改变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詹姆斯 B.华生 C.冯特 D.斯金纳 2.研究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以及大脑、神经系统等生理功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这是( C ) A.发展心理学 B.实验心理学 C.生理心理学 D.心理测量学 3.对人的心理状态影响最大的生物节律是( D ) A.90分钟周期 B.28天周期 C.年周期 D.日周期 4.属于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的是( B ) 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吸毒后的精神恍惚 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白日梦状态 5.与感觉相比,知觉具有较明显的( D ) A.被动性 B.简单反射性 C.具体形象性 D.概括性 6.根据负后像原理,在注视任何一种颜色后,你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一个( B ) A.相同颜色 B.相反颜色 C.相近颜色 D.无关颜色 7.关于事实类信息的记忆是( A ) A.陈述性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情景记忆 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来说有( C ) A.5个信息单位 B.6个信息单位 C.7个信息单位 D.8个信息单位 9.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C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0.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的编制者是( A ) A.比内和西蒙 B.比内和斯坦福 C.韦克斯勒 D.瑞文 11.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水平( A ) A.低 B.高 C.中等 D.不变 9
12.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这表现出的情绪状态属于( C ) A.表情 B.激情 C.心境 D.应激 13.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 C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认知方
式 14.心理学家认为自然物理环境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C ) A.自然基础 B.核心性影响 C.一时性影响 D.永久性影响 15.将群体中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的现象称为去个体化的心理学家是( D ) A.阿希 B.勒温 C.费里德曼 D.费斯廷格 16.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降低的现象是( A ) A.社会惰化 B.社会干扰 C.社会依赖 D.社会助长 17.“考试不及格,则说考题太难超出要求。”这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C ) A.反向 B.否认 C.文饰 D.压抑 18.对挫折的积极应对反应是( B ) A.幻想 B.升华 C.投射 D.退行 19.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 B ) A.感知运动、形式运算、前运算、具体运算 B.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 C.前运算、感知运动、形式运算、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 20.一个盲童和正常的婴儿一样到一定的年龄会微笑,这样的事实说明了下列哪一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D ) A.学习 B.后天行为 C.模仿行为 D.先天因素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适应:为了符合客观条件或需要而作一些改变。 22.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建构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有所表现。 23.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24.年龄特征: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