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和县第一小学教师成长记录2
3.二年级学生产生了强烈集体荣誉感。一年级的孩子对集体意识比较淡薄,不知道集体是什么,但二年级的孩子就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教师让做一件事比如整理书包,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整理好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
二年级学生学习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年的在校学习经验,他们已经熟悉了学校的生活学习方式,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孩子学习方面应该关注习惯的培养
1、培养上课习惯
上课前将上课所用物品准备好。如课本、课堂练习册、笔、学习用具等准备好,并摆放在课桌上一定的位置。预备铃一响就能安静下来,收心静候。 2、培养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
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要完整,学会完整地口述解题思路;能独立思考问题,思考时有条理、有根据,敢于质疑问难,能用较准确的语言回答问题。 3、培养及时复习的习惯
复习是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可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书写规范、整洁。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要专心,不边做边玩。
5、培养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大胆的提出问题。
6、培养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
从小培养学生的快节奏,高效率,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
讲课后感
---冯晓宁
9月30日上午第三节课安排听我的入门课,杨校长、王校长以及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提前坐到了教室的后面。我带着紧张的心情讲完了这堂课,感觉很失败,因为紧张思路全乱了。
我讲的是第10课布丰的《松鼠》,这一课主要讲了作者通过外貌漂亮、性格驯良、行为乖巧、生活习性这几个方面来介绍松鼠感受松鼠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告诉同学们要热爱大自然,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而我说成了说明方法是一个明显的教学错误,我在备课之前考虑到了这一点,就是没有及时请教同科的老师,原本备课时设计的教学几大问题在课堂上没有突显出来而显得语无伦次,由于紧张导致提出的问题多而且碎,重复的问题把学生们问的摸不着头脑,没有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校长以及各位老师的评课中使我受益匪浅,他们提的意见给我以后的教学之路指明了方向,我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对于没有经验的我走进教学质量高的南和一小是有相当不小的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我在这儿肯定会学到很多东西,得到意外的收获。
我把各位老师提的意见总结下来多揣摩揣摩,今后在教学中注意改进:
1、略读课文在教学教法上应加强阅读把精读课上学的方法用上,把课堂交个学生让他们自主探
究学习。
2、让学生抓住中心句去阅读,抓住重点句子去讨论并理解。
3、在语言上多加练习,需加强亲切感,多种形式的去鼓励和表扬学生。 4、课堂位置定位不够,讲课时知道不到位。
5、问题式教学,学生根据问题来对整篇课文进行把握,但问题设置一定要精,根据问题去学习
课文,几个大问题就把课文解决透彻。
6、指导学生朗读少,而且读的方式单一。 7、板书设计很重要,应该有所改进,多练粉笔字。
在教学中就应该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课堂交给学生,因为他们已经是五年级学生了,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必须锻炼他们、发挥他们潜能和优势,这样课堂学习气氛才会浓郁。在讲课时我发现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讲课时效果比较好,这种学习方法应继续发扬。
作业重要吗?
----兰会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活,布置作业判作业仿佛成了老师的一个机械性动作,而写作业则成了学生课下生活中一成不变的主要部分,由此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
为什么呢?因为在老师眼里,作业很重要。于是,在学生眼里,做作业也变得很重要。 然而,作业重要吗?作业本身就真得那么重要吗?
其实对于作业,困惑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作业越来越多,完不成作业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学生写到手痛、家长陪到头痛、老师判到心痛。
究其期原因我想可能存在着以下的可能:当下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大大缩短了,老师在校执教的时间也大大缩短,相对应辅导学生作业的时间几乎没有。学生放学之后,学校会在第一时间把学生“赶出”学校,而周末,学生完全脱离的学校,教师不允许加课,不允许给学生补课(有偿的)……最终的结果是,老
师跟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起以前大大减少,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越来越少。但是,一个好的老师,又必须是对自己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了解的,所以,为了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们无奈地只能选择布置大量的作业,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事实上,老师越是想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却越不能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昨天放学时,碰到了班上一个经常完不成作业孩子的家长正接孩子,我刚要开口对他说一些诸如“为什么家长不管,还想不想让孩子学好了”等一些训斥的话,家长却首先开口了,听着他那种恨铁不成刚的表白,我突然一想,对于这个孩子没少挨家长老师的训,可现在的结果如何呢?是不是我们的做法有问题,是不是我们布置的作业有问题,是不是布置作业本身就有问题,何不换一种做法呢?于是我带着赞扬地口气告诉家长说孩子上课听讲特别认真,坐的也很端正,这难道不是他的优点吗?作业是没有做完,但我们不要一味的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对孩子要尊重、理解,相信孩子,相信孩子能完成作业,能学习好!家长听着我不同以往的“训斥”频频点头,孩子也渐渐地抬起了头,从他的表情中我看到了感动和感激。
回到了家,我还在想刚才的事情。其实,当我们批评孩子时,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时,也许孩子心里早就害怕了,我们再批评,孩子的心里会怎么想?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形成恐惧心理,更严重地会使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当孩子完不成作业时,不就是犯错了吗?我们能原谅孩子吗?如果说不能,那我们把孩子当作什么人,为什么孩子不能犯错?更何况有时候完不成作业也不全是孩子的错呀!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给孩子一个机会,也许就会有另外一种结果。
有一名话我一直是很认同的,“教育的根本是爱与责任”。如果所有的老师、家长都能够深切的体会这一句话,真正地用爱与责任来对待孩子,或许我们的孩子才会更加主动快乐地去学习。到那时作业可能就真的不那么重要了!
累并快乐着
------ 张雪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