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1护本护理学基础复习题
A.对人类的照顾 B.健康 C.环境 D.护理 E.疾病
11.奥瑞姆在自理缺陷结构中主要阐明了 (A ) A.个体何时需要护理 B.人存在哪些自理需求 C. 什么是自理 D.如何评价个体的自理能力 E.如何护理存在自理缺陷的个体
12.用奥瑞姆自理模式护理患者时,护理系统的选择取决于 (B ) A.医生医嘱 B.患者自理能力 C.病房护土编制 D.患者的病情 E.患者的自理需求
13.运用金的达标理论进行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A.护理是人类互动的过程 B.护患关系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 C.护士患者形成个体间系统,彼此相互影响 D.沟通、自我、角色、应对都与金的达标理论有关
E.金的达标理论认为,感知、沟通、互动是相互影响的必要因素
14.下列有关罗伊适应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A.人是一个适应系统只具有生物属性 B.效应者适应表现在生理功能和自我概念 C.适应性反应是指人能够不断适应而保持健康 D.人是一个适应系统,具有生物和社会属性 E.人是通过生理调节维持身体平衡而达到适应
15.莱温认为 (C ) A.健康和疾病是适应性变化 B.疾病是个体保护自我完整性的代表 C.疾病是有规律可循的变化 D.为了预防死亡,疾病必须被阻止
E.体温过高对于肺炎的反应是个体保护自我完整性的代表
16.罗伊认为,主要刺激是 (C ) A.对当时情境有影响的刺激 B.一些诱因性的刺激 C.需立即适应的刺激 D.构成本人特性的刺激 E.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
17.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 A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认知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E.心理需要
18.下列不符合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的是????????????????( D ) A.需要的满足过程是逐级上升的 B.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C.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与健康呈正比 D.各层次需要是独立的 E.人的需要不是绝对固定的
19.下列不属于常见压力源的是哪项???????????????????( D ) A.生物性因素 B.物理性因素 C.化学性因素 D.年龄因素 E.心理社会性因素 20.已患心身疾病的人所采用的第三线防卫是???????????????( E ) A.自我评估 B.增强体质 C.信任亲友 D.放松身心 E.求助医疗
21.应激对机体的消极作用(B )。
A.突然的心理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B.心身功能和社会活动障碍 C.处在一定的张力准备状态 D.提高生存适应能力 E.维持正常心身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22.当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或恶化时,常见的角色适应问题是(A )。 A.角色行为缺如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消退 E.角色行为矛盾
23.以下哪项不属于护士的职业角色功能(B )。
A.提供护理的角色 B.母亲的角色 C.教育者的角色 D.科研的角色 E.管理协调者的角色
24.某患者由于患老年痴呆住院疗养,护士与王某之间的护患关系是(A )。 A.主动-被动型 B.共同参与型 C.指导-合作型 D.双向活动 E.以上都不是
25.以下哪项是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模式的特点( D )。 A.微弱单向性的关系 B.心理方位为差位 C.护士教会服务对象做什么
D.以生物医学-社会心理模式及健康为中心 E.护士的权威在护患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26.沟通的最高层次是(E )。
A.一般性沟通 B.陈述事实的沟通 C.交流看法的沟通 D.情感性沟通 E.共鸣性沟通
27.要执行学生的角色,必须有教师角色的存在,这体现了角色的哪一特性???( A ) A.角色之间相互依存 B.角色行为由个体完成 C.角色行为需要共同完成 D.角色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E.角色行为至少需要两者来完成
28.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对病人角色的概括不包括???????????( D ) A.病人有治好病的义务 B.病人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 C.病人应主动寻求专门技术的帮助 D.病人不应主动寻求专门技术的帮助 E.患病的人可以免除正常的社会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29.病人不承认自己患病,进入不了病人角色,这种行为是?????????( D ) A.角色行为消退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缺如 E.角色行为消失
30.一位年轻的女病人,因惦念自己年幼的孩子而不能安静休息,其行为是??( B ) A.角色行为消退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缺如 E.角色行为消失
31.护士与患者进行交谈时所采取的合适距离为( B )。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E.距离越近越好
32.法的主要特征表现不包括??????????????????????( D )
A.社会共同性 B.强制性 C.公正性 D.调节性 E.稳定性
33.根据法的制定和效力范围的不同,法可分为???????????????( C ) A.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国内法与国际法 D.一般法与特别法 E.实体法与程序法
34.护理法规定护士的主要义务是????????????????????( C ) A.是无条件的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B.是以高度责任心为病人服务 C.是尽最大努力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 D.是不得侵犯护理对象的权利 E.是维护社会正常的护理活动秩序
35.在护理工作中发生侵权行为时,不需用下列何种方式解决????????( D ) A.调解 B.赔礼 C.赔款 D.依法惩处 E.赔物
36.某护士随意议论病人的隐私并造成扩散,则该护士的行为属于??????( B ) A.构成犯罪 B.侵犯病人的隐私权 C.构成渎职罪 D.侵犯病人健康权 E.失职过错 37. 《护士条例》的实施时间是 (C)
A.1979年3月12日 B. 1993年3月26日 C.2008年5月12日 D.1993年4月18日 E.2002年4月26日
38. 护士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但除外 (B)
A.必须依照诊疗技术规范 B.必须有医师在场指导
C.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自身能力水平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护 D.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E.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39. 护士发现医师医嘱可能存在错误,但仍然执行错误医嘱,对病人造成严重后果,该后果的法律责任承担者是 (C)
A.开写医嘱的医师 B.执行医嘱的护士 C.医师和护士共同承担 D.医师和护士无需承担责任 E.以上都不对 40.申请护士执业注册者,必须先获得 (B)
A. 护理专业毕业文凭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 C. 健康检查证明 D. 护士执业考试合格证书 E. 身份证明 41.护士注册机关为 (E)
A. 卫生部 B. 卫生厅 C. 毕业学校 D. 护理学会 E. 执业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 42.护士注册的有效期为 (D)
A.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E. 10年 43.有关整体护理的内涵,错误的叙述是 (B)
A.护理对象是所有的人 B.护理工作地点仅在医院 C.服务于人的生命全过程 D.实施全身心护理 E.重视人与环境的平衡
44.一个完整的开放系统组成是?????????????????????( E )
A.输入 B.输出 C.反馈 D.输入-输出-评价 E.输入-输出-评价-反馈 45.在评估病人的过程中, 资料的主要来源是???????????????( D ) A.家属 B.医生 C.护士 D.病人 E.病历和记录
46.排列护理诊断的次序时,直接威胁生命并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应列为????( A ) A.首优问题 B.中优问题 C.次优问题 D.主要问题 E.次要问题
47.制定预期目标过程中要以_____为中心?????????????????( C ) A.护士 B.护理 C.病人 D.疾病 E.健康
48.有关“护理程序”概念的解释,哪项不妥 ( E ) A.是指导护士工作及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 B.其目标是增进或恢复服务对象的健康 C.是以系统论为理论框架 D.是有计划、有决策与反馈功能的过程 E.是由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四个步骤组成
49.护士记录病人资料不符合要求的是 ( D ) A.收集资料后需及时记录 B.描述资料的词语应确切 C.内容要正确反映病人的问题 D.客观资料应尽量用病人的语言 E.避免护士的主观判断和结论
50.护士主要通过哪种途径获得客观健康资料(C ) A.阅读病历及健康记录 B.病人家属的陈述 C.观察及体检获取 D.病人的抚养人提供 E.病人本人提供
51.护士发现某病人缺乏胰岛素注射方面的知识,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D ) A.知识缺乏 B.知识缺乏(特定的) C.知识缺乏:与缺乏胰岛素注射方面的知识有关 D.知识缺乏:缺乏胰岛素注射方面的知识 E.知识缺乏:与糖尿病有关
52.处于某一层次的思维者开始走出权威,独立地分析和选择方案,对问题会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属于评判性思维的哪一层次( B )。 A.基础层次 B.复杂层次 C.推理层次 D.决策层次 E.尽职层次 53.临床上护士对病人的判断主要依靠的是( B )。
A.思维的概括性 B.思维的间接性 C.思维的逻辑性 D.思维的物质属性 E.思维的深刻性 54. ( A )年正式提出了循征医学的概念。
A.1991年 B.1996年 C.1992年 D.1999年 E.1993年 55.下列哪种证据质量最高(C )。
A.专家意见nbsp B.对照试验但未随机分组
C.多个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D.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E.护理专家的临床经验
56.循征护理临床实践要求遵循的基本步骤,首先是( C )。 A.全面收集有关研究证据 B.严格评价研究证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